APP下载 微博 微信

Hao4K影音


Hao4K影音 首页 行业 影音产品 查看内容

举重若轻的自在宽阔-日月音响浅嚐 Siltech Symphony

2021-2-8 12:26| 发布者: 玩具人| 查看: 2748| 评论: 0|原作者: 文-郭漢丞圖-蔡承融|来自: u-audio

摘要: 我知道,音响评论经常看到举重若轻、自在宽阔的形容词,可是在日月音响品味 Siltech Symphony 旗舰音箱,刷新了我对「举重若轻、自在宽阔」的想象。2019 年慕尼黑音响展首度展出原型2019 年慕尼黑音响展上,Siltech ...
我知道,音响评论经常看到举重若轻、自在宽阔的形容词,可是在日月音响品味 Siltech Symphony 旗舰音箱,刷新了我对「举重若轻、自在宽阔」的想象。

2019 年慕尼黑音响展首度展出原型

2019 年慕尼黑音响展上,Siltech 首度展出 Symphony 旗舰音箱,当时还是原型机,预计 2019 年下半年才能完成,在我踏进 SIltech 与 Crystal Cable 的展房时,Symphony 庞大的身形立刻攫取我的目光,创办人 Edwin Rijnveld 看我张着嘴惊讶的表情,赶忙把我拉在一旁解说,从音箱箱体、单体配置到设计原理,逐一介绍。

Edwin 这一讲就是半小时,坦白说,我当时并没有完全听懂,因为 Symphony 只有静态展示,而 Edwin 在 Symphony 上面应用了许多创新的设计,让我对 Symphony 有诸多想象,但是无法从声音表现来了解,光是理论,就像纸上谈兵,知道设计创新之处,却不知道实际应用的情况会是如何。

当然,2019 年慕尼黑音响展的 Symphony,仍是未定案的原型机,Edwin 当时说,Symphony 是前所未见的音箱设计,许多细部的调整还在进行,没想到直接跳过 2020 年,等到 2021 年初才得以在日月音响,亲自体验 Symphony 的音乐魅力。


前所未见的复杂音箱系统

我在日月听了一个下午,本以为大致掌握着 Symphony 的声音走向,可是当我翻出旧资料,加上 Google 搜索到的新资料,我才知道这 Symphony 还有诸多机关变化,而我在日月音响只能算是浅嚐而已,即便日月音响朱经理已经把 Symphony 调整到相当均衡、通透、开阔的状态,可是 Symphony 仍有许多可能性,可以针对使用者的喜好,做更细致的个人化音色调校。

Symphony 可说是前所未见的复杂音箱系统,经过在日月音响的实际聆听,再加上回来埋首爬梳资料,我大致可以对 Symphony 做一些粗浅的介绍。第一眼见到 Symphony,肯定会被复杂的单体配置吓一跳,正面看过去,上方是中低音单体,中间是中高音模组,3 颗中音单体采直线排列,中间有两个尺寸颇长的铝带高音,旁边还有 3 高音单体,也是直线排列,但上下是钻石高音,中间是丝质软半球高音,你看,光是上半截这两个独立音箱模组,加起来就有 9 个单体。


总共 26 个单体配置

音箱底部是硕大的低音音箱,搭配厚实的铝合金底座,正面看过去是两个 18 吋超大尺寸低音单体,不过 Symphony 没这么简单,低音模组左右两侧各有 1 个 18 吋低音单体,加起来总共有 4 个 18 吋低音,这么算来,一对 Symphony 总共有 8 个 18 吋低音,加上中低、中音、高音单体,一对音箱总共配置了 26 个单体,够复杂了吧!


如果论单体数量取胜,那么线音源音箱使用的单体数量可能比 Symphony 还多,像是早年的 Genesis,或是现在的 McIntosh,都采用线音源设计,音箱单体数量差不多比 Symphony 多一倍,可是人家是线音源设计,而 Symphony 又是什么设计?如果用上面中低音单体与底部低音模组,以特殊夹角设计,应该是点音源设计,可是中央中高音模组部分,却又像是线音源,但是这个线音源的长度又不怎么长,比较像是线音源与点音源的混合设计,可是问题来了?这么多单体如何取得时间相位一致?


令人惊讶的 0.25 % 失真率

这就是我在 2019 年慕尼黑音响展上,没能完全听懂 Edwin 解释的地方,因为 Symphony 并不是简单讲点音源或线音源设计,就能解释清楚,Symphony 融合了许多崭新的设计,让这对庞然大物可以发出 17 Hz~ 100 kHz 的超级频宽,不仅远超过人耳聆听范围,而且对应目前最高规格数位音乐格式,一样游刃有余,而且具备超低失真,根据 Siltech 原厂规格,Symphony 的总体谐波失真小于 0.25%,而且是最大音压 115 dB(20 Hz ~ 20 kHz)的测试数据,光是这个数据就让人肃然起敬。

如果 Symphony 是功放,0.25 % 的失真率我不会太惊讶,因为主动电路可以做精确的测量,可是音箱单体全都是物理机械动作,当中还包含许多振膜运动不可预知的变化,失真率这么低的音箱,对我来说几乎是前所未闻。但 Slitech 怎么做到惊人的频宽与超低失真?还能让这么多单体达到时间相位一致?我不算懂,只能大致描述 Symphony 的设计,而每一项原理要做到极致,内情并不简单。


低频有 Cardiod 与 bipolar 双模式

首先从 Symphony 的音箱讲起。虽然 Symphony 由高、中、低三个音箱模组构成,但它不是密闭式音箱,也不是低音反射式音箱,而是无音箱设计。奇怪,明明有三大箱,怎么说无音箱?你仔细看照片,Symphony 的箱体只有框架,黑色外观都是透声黑布,只有前障板固定单体,等于让单体自由地前后发声,可是它也不是简单的双面发声(bipolar)设计,在低频部分,Symphony 可以切换心形发声(Cardioid)或是双面发声,如果只让正面的双 18 吋低音单体发声,那就是双面发声,而藏在两侧的 18 吋低音单体一起工作,那就是心型发声。


为什么要让低频或超低频切换 Cardioid 或 bipolar 发声?目的就是要让音箱消失在空间当中,利用声波扩散模式的变化,达到将直接音与反射音自然融合,重现录音纪录的现场样貌,可是理论上心型扩散可以强化直接音与反射音的融合,但是对频率响应与相位对产生负面影响,有些音箱采用主动 DSP 设计,重新校正时间相位与频率响应,可是 Symphony 并没有加入数位 DSP,而是靠内部分音器来修正,这可就是 Siltech 卖钱的技术 Know-How 了。


绝无仅有的中高音模组复杂设计

在 Symphony 顶部的中低音模组,Siltech 只说其音圈形状特殊,不是一般的圆形音圈,而是椭圆形音圈,我能想到的技术优点,就是增加音圈与振膜的接触面积,可以让控制力更好一些。外观要从正面对准仔细看,才会发现顶部的中低音单体,中央的防尘盖呈椭圆形,但大多数我们看 Symphony 音箱的角度,多在斜侧边,所以感觉不到中低音单体中央是椭圆形。


再来要讲 Symphony 最特殊的中高音模组了!正中央是两个长条形铝带高音,左边是 3 个中音单体,右边是 2 个钻石高音,中央夹着 1 个铝镁合金凸盆高音,采直线排列。这个方向有顺序,因为 Symphony 有标示左声道与右声道,摆放的时候中音单体一定是靠内侧,钻石高音与丝质软半球高音靠外侧。中高音模组摆在同一个立面上,而且是线音源排列,藉此降低地板与天花板反射音的影响,让 Symphony 更不受空间声响的环境限制。


可以适应各种空间的巨型音箱

2019 年 Siltech 访台参加 TAA 音响展时,戴天楷采访时就有说(再造殿堂级音箱-Gabi Rynveld谈Siltech Symphony),十多年前 Siltech 设计第一对音箱 Pantheon 时,就利用 Comsol 电脑模拟软件辅助设计,模拟音箱在各种空间声响条件下的声波扩散状况,因此,Symphony 虽然是身高一米九的庞然大物,但却不一定要大空间才能播放,而能适应各种空间声响的条件。

混入线音源的中高音模组,中音单体看起来与之前 Pantheon 音箱的中音单体很像,振膜表面有特殊的花瓣形状,不过尺寸不大,而两组高音单体可以切换使用,原厂说铝带高音与钻石高音(加镁合金凸盆高音)的声音表现都很好,但音色略有不同,他们在 2019 年香港音响展上,有让 Symphony 实际开嗓,很多人听过之后觉得,听发烧女声录音时,大家比较喜欢铝带高音,而听交响乐时,则认为钻石高音与丝质软半球高音的表现比较好,但无论如何,Symphony 多了一项可以选择的功能,让你同时拥有铝带高音与钻石高音的「双音色切换」。


百分之百去除箱音污染

还有,Symphony 因为没有音箱箱体,只靠前障板固定单体,所以 Symphony 绝对没有任何的箱音。什么是箱音?音箱箱体容积与单体,一起做霍姆赫兹谐振效应,在有限的箱体容积里挤出足够的音乐能量,但是音箱箱体作为声波重现的负载,音箱箱体的振动一定会有若干箱体的声响音染,所以许多 Hi End 音箱都强调音箱箱体的强固性,箱体材料阻尼很高,几乎不会产生箱音,造成音染,可是毕竟有音箱存在,就一定会有些许箱音干扰,只是程度高低有别,但是 Symphony 完全捨弃了音箱,又怎么会有箱音呢?


不光是取消音箱,采全开放式设计,三个音箱模组之间,还有红宝石脚垫作为去耦合阻尼,让三个箱体彼此之间不会受到共振干扰。如果从三个音箱模组交接处看过去,可以看到红色 LED 点亮红宝石,这个脚垫不光是避振,还具备调音功能,可以用转动的方式调整脚垫高度,藉以改变音箱的投射角度,因应不同聆听距离,做细部最佳化调整。调整什么?当然是时间相位差了,如果你的聆听位置距离音箱比较近,就要让脚垫升高一点,让中低音的投射角度向下调一点,相反的,如果离音箱远一点,那就减少脚垫的高度作补偿。

需要功放驱动的主动式设计?

讲到这里关于 Symphony 的设计讲完了吗?还没,我本来以为 Symphony 需要插电,是因为脚垫有 LED 照射红宝石,可是仔细读资料才发现,Symphony 其实是主动式设计,但却需要功放驱动。这是什么东西?从来没看过。

还好,采访 Siltech 多年,还当过创办人 Edwin 的现场翻译很多次,所以看到这么特殊的设计,马上想到 SAGA 三部曲,这三部机器构成完整的前后级,但是三台机器的设计都与传统前后级不同,尤其是 P1 后级,主要做电流放大,而没有做电压放大,就是捨弃了增益级,只有 1:1 放大,Symphony 的主动式设计,继承了 SAGA 的技术,内置主动模组只有 1:1 放大,帮输入的功率推一把,让音箱的效率大幅提升,这个「没有放大的放大模组」,也像是缓冲级,让外接后级的功率可以完全驱动 Symphony 的单体,但是却不会受到动圈式单体工作时的反电动势影响。


很近听也很轻松,不会有压迫感

写到这里,我对 Symphony 的认识大概都讲完了,而且还有很多技术细节是用猜的,真不好意思,但是 Symphony 的声音表现,绝对不是技术创新可以解释,我的标题写了「举重若轻的自然宽阔」,既然是举重若轻,那就是怎么听都轻轻松松,丝毫没有压力,还有,没有音箱的干扰,让 Symphony 拥有超乎想象的宽松通透,就连编辑部同仁来拍照时,要近距离取镜,而 Symphony 同时还在唱歌,但是编辑却吓了一跳,就算距离音箱很近,也一点都没有声音的压迫感。


日月音响搬出来的搭配,是全套德国 T+A,数位信号源是 PDT-3100 SACD/CD 唱片兼数位流媒体播放器,前级是 SDT-3100 HV 兼DAC 数位流媒体播放器,搭配 M40 HV 真空管后级,几乎都是旗舰器材,加上全套 Siltech Triple Crown 线材,真的是精锐尽出。我还注意到日月朱经理为了 Symphony,做了许多新鲜的调整,首先,聆听位置比以前还要后退,而且 Symphony 几乎是贴墙摆放,这样才是符合居家环境的音箱位置,不会占据珍贵的居家空间,也不让音箱视觉上看起来突兀。


日月音响为了迎接 Symphony 这个娇娇客,老式建筑的楼梯间容不下超大木箱搬动转折,朱经理干脆把二楼的窗户拆了,雇吊车把 Symphony 的大飞行箱搬进来,既然已经动了土木,干脆把背墙一起整理,泥作砌上砖墙装饰,既然是装饰,就不是整块砖头,而是尺寸较薄的装饰砖,并且换上了新的画作,妆点空间宁静优雅的气氛。你看,光是要让 Symphony 进入日月音响,朱经理可是煞费苦心啊!


快乐地享受音乐吧

该来好好听 Symphony 了!我总觉得听音乐是快乐的事,试听音响器材也该找乐趣,所以拿出第一张 CD,听萧煌奇的「黑色吉他」,跟日月朱经理说:「一起来听吧!我选了一首最贴近你现在生活的歌。」把 CD 放进 T+A PDT-3100 HV 唱片,选了「阮家那两个囝仔」,轻快的音乐节奏响起,小提琴与吉他滑音带出美式乡村风格,萧煌奇愉快地唱着:「啊!阮家有两个囝仔,甲阮块做伴,大汉还不会读册,小汉的还块学爬.......」朱经理是当阿公的人,我知道他正在享受甜蜜的负担,不时要陪孙子玩,哭了还要哄骗,萧煌奇唱的「阮家那两个囝仔」,就是他的日常生活写照。

「阮家那两个囝仔」当然是来听欢乐气氛的歌,不过我一边与朱经理听得开心,一边注意 M40 HV 的面板,盯着功率表的上下跳动,奇怪,功率表坏了吗?几乎不会动?咦?没坏啊,还是会跳一下,但是跳的幅度很小,都在一瓦上下。试着把音量开大一点,功率表醒了,可是幅度还是很小,我一路开到超过正常聆听音量,才看到 M40 HV 的功率表不情愿地跳过 10 瓦,难道 Symphony 这么好推吗?看后级的功率表,确实不难推,继续听下去。

发烧女声切换比较铝带高音与钻石高音

来张发烧的录音试试,换上「Dave's True Story」,听 Kelly Flint 唱「Marisa」,David Cantor 弹奏电吉他,音乐一开始就是电吉他独奏,Symphony 完全消失在空间当中,我听到的是凝聚的电吉他声响,与清晰通透的女声嗓音,电贝斯加入之后, 清晰的低音音符颗粒,不仅饱满圆润,过门转折的低频跳动,与指法的变化,搭配着吉他的装饰音,让 Kelly Flint 的歌声更显鲜活。趁着朱经理跑出去泡茶,我试着催大音量,在超过适当聆听音量之后,稍微感觉钻石高音在女声尾韵比较紧一点,在朱经理泡茶回来之前,赶紧把音量降低到适当的范围,然后说:「我想换铝带高音来听。」

钻石高音与铝带高音,都是理论上最好的高音单体,但是因为工作原理不同,音色略有不同,但原厂有讲,听发烧女声切换铝带高音很合适,所以我刻意选「Dave's True Story」来试。我问朱经理,有没有比较过 Symphony 这两种模式的声音差异,朱经理说当然有,可是大家都觉得钻石高音的声音比较好,凝聚力与力度都比较好,铝带高音感觉轻松一点,但是少了一点劲道,所以他几乎都用钻石高音。

两者都好,但音色略有不同

可是换成铝带高音重新听一次「Marisa」,果然发烧女声满适合用铝带高音来听,喉韵的变化细节,铝带高音与钻石高音箱差不多,可是铝带高音的空间感宽阔一点,深邃一点,歌声转折之处的变化比较柔顺,轻松感更好,而钻石高音的凝聚力好一点,Kelly Flint 的歌声感觉比较近一点,比较有亲昵感,好像人就站在面前唱歌,电吉他与电贝斯的距离也更近。

「Marisa」听完,我接着听「Fever」,先用铝带高音听,然后再切换到钻石高音,两者在高频段的空间感与色彩,有微妙的差异,不是谁好谁坏,而是味道不同,我认为铝带高音表现 Kelly Flint 的歌声更有味道,可是钻石高音重现电吉他的音色更为真实,歌声的形体更为凝聚,而在低频段的差异,铝带高音比较宽松柔顺,而钻石高音比较紧凑有力。


多一种音色可以选择

为什么听发烧女声会有这样的差异?我不禁要思考麦克风与音箱的关是,因为发烧女声(或男声)大多采用铝带麦克风录制,所以重播的时候使用铝带高音,更接近原始录音的样貌,可是这是简单推论,实际上从录音、混音到母带后制、压片,每一个环节都会影响最终 CD 的品质,简单用这样的逻辑推论,太小看录音的专业,也太小看音响工程师的专业了,但这是我能想出铝带高音听发烧女声比较宽松的原因,而 Symphony 有这两个模式可以切换选择,对使用者而言,并不是好坏之分,而是多了一种音色可以选择。

当我在听「Dave's True Story」时,朱经理翻看我带来的 CD,说怎么都带这么老的唱片?原来他看到的是「John Coltrane & Johnny Hartman」,没错,这真的是张老唱片,当年我看了电影「麦迪逊之桥」,第一次听到 Johnny Hartmann 迷雾般的黑人嗓音,便开始穿梭台北各大唱片行,找寻 Johnny Hartman,才认识了 John Coltrane,收藏三十年的 CD,当然有岁月的痕迹,可是朱经理说他的更旧,已经不记得什么时候买的,只知道很久以前,而 Verve 纸盒装要是经常拿取播放,旧得很快,可见朱经理经常与客人分享这张美妙又经典的爵士乐。

轻松呈现类比录音的年代感

既然点到 CD 了,就来听「My One And Only Love」,老类比录音的温暖色调,Symphony 洒满了一室暖意,对比「Dave's True Story」的电贝斯,「My One and Only Love」弹奏的是低音大提琴,牛筋味更浓,少了点电贝斯的金属味,Symphony 唱得Q 软弹跳,担纲旋律主奏是 John Coltrane 的萨克斯风,厚实又浓郁,中高频延伸轻松又滑顺,钢琴柔顺地在背后应和着和弦,细微录音背景的嘶嘶声,那是类比母带留下来的细微痕迹,Symphony 自然宽阔的声响,不仅唱出录音的年代感,还把空间感轻松呈现。

Johnny Hartman 富有磁性嗓音浮现之时,清晰地凝聚在音场中央,此时 John Coltrane 的萨克斯风跑到左边,而钢琴则靠右,人声录音加上老类比回音的效果,音色烘托得更暖,我知道这是老唱片,Symphony 仿佛把我带回了 1963 年,但并不是昏黄的音乐带出年代感,而是听见诸多录音的斧凿痕迹,那是老类比录音年代,用纯类比的方法做音乐,音色显得古朴真挚,这 Symphony 不仅唱得真,还唱得传神。


歌剧的舞台移动感绝对清晰

来听古典乐吧,换歌剧登场,拿出涅翠柯与费亚松在 2005 年萨尔兹堡音乐节的现场录音,唱威尔第的「茶花女」,那时候的涅翠柯与费亚松,正值年轻的黄金时代,不仅嗓音好,外貌与身材都与「茶花女」的剧情相符,加上现代感十足的服装与场景,让这个版本不仅好听,也非常有看头。用 Symphony 来听,声音的移动感非常真实,可以在聆听空间当中,清楚指出男高音与女高音的位置,感受舞台演出移位的声响变化。

朱经理坐在我旁边,我听「Un di felice, eterea」时,那是男主角阿弗烈德对茶花女告白的咏叹调,费亚松一边唱着「Un di felice」,一边从舞台右侧移动到中央,我跟朱经理讲:「你看,男主角从舞台右边走到中间了。」清楚听见男高音在舞台上的移动,不仅更有临场感,更容易听得入戏,我说:「你看,男主角又在走动了。」等涅翠柯唱的薇奥丽塔应和时,男女主角其实在舞台上唱的是对手戏,忽左忽右地移动,这些舞台上的声音细节,Symphony 都清晰呈现,我忙跟朱经理讲,这段现场影片可以在 Youtube 上找到,对照影片来听 Symphony,更能确定声音在舞台上的细微变化。

双钢琴的左右跳动感传真又传神

我听「茶花女」的时候,已经切换为钻石高音,也没再切换对比,因为管弦乐团搭配钻石高音也很棒,我只想多听音乐,不太想一直比较。换上普莱亚与鲁普双钢琴,搭配英国室内管弦乐团,在英国 Snape Maltings Concert Hall 录制的「莫札特双钢琴协奏曲, K. 365」,听愉悦轻快的第三乐章。奇怪,怎么专爱听第三乐章,协奏曲没有例外,都是快慢快三个乐章,而第三乐章通常是轮旋曲,大多有着愉悦的音乐表情,来听 Symphony 听得这么开心,当然要一直选愉悦的音乐来享受,让午后的音乐飨宴充满快乐的音符啊!

Symphony 超乎想象的宽阔舞台空间,不仅音箱消失在聆听室里面,甚至连聆听空间都有种向外扩展的感觉,闭上眼睛,就好像自己坐在音乐厅前排的好位置,管弦乐团声部清晰分布,莫札特的编制比较小,Symphony 唱起来很轻松,导奏的弦乐群愉快的音符流泻,Symphony 撑开舒服的声响,乐团稍微急切的速度,让莫札特听起来更显活泼,双钢琴进来,左边先是主奏,右边伴奏,然后主客交换,右边主奏,左边伴奏,再来就是主题彼此交换,双钢琴有如对话一般互相弹奏应和。

在 Symphony 上面,你可以听见两部钢琴不同的音色,而且位置清楚地左右变换,跳来跳去,这样听莫札特真是丰富愉快啊!我每次听这张唱片都在猜,究竟哪一部是鲁普,哪一部是普莱亚,你可以听见左边的钢琴音色比较明亮,右边的钢琴比较厚实,可是唱片内页说明又没有录音照片,真是难猜啊!

重新定义对自在宽松的最高标准

一个下午与 Symphony 相处,享受音乐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一整个下午,我看 M40 HV 的功率表懒懒的,不太跳动,这 Symphony 看来好推,说不定拿小功率管机也能配,而 Symphony 刷新了我对自然通透的感受,让我大开耳界,原来去除音箱的创新设计,能够罐头音乐听来如此新鲜、真实、通透,自然。我知道,Symphony 是大多数人难以企及的超跑级旗舰音箱,可是,如果有机会听过,相信你会跟我一样,重新定义你所认识的自在宽松最高标准。

器材规格

Siltech Symphony

形式:5 音路落地音箱
频率响应:17 Hz - 100 kHz(-3 dB)
低频方向性模式:心型(Cardioid)或双向(bipolar)
高频工作模式:钻石高音 / 铝带高音可切换
总体谐波失真:< 0.25 % @ 20Hz~20 kHz 最大音压 115 dB
尺寸:1900 x 800 x 700 mm(H x W x D;含底座)音箱宽度 510 mm
重量:低音/中音/高音 150/35/22 kg
参考售价:19,000,000元
<文中价格均为新台币为单位>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登录之后发表您得观点!

文章排行

    图文推荐

  • 【蓝光资讯】双碟版搭载三

    佐治鲁卡斯(George Lucas)在1977 年构思《星球大

  • 索尼2020最新款电视阵容曝

    索尼 2020 款电视阵容包括新型 4K OLED 和 4K/8K

  • 2021视听观点 | 磁带,不

    2021年11月27日,我抽空去了一趟广州太古汇,逛了

  • 【蓝光资讯】冰雪女王潜力

    首集《冰雪奇缘》原班人马以至一众深受大家喜爱的

  • 【蓝光资讯】经典神级角色

    好莱坞科幻片王《未来战士》(The Terminator) 系

  • 天龙110周年限量型号: DCD

    天龙成立时间远在1910年,至今是惊人的110年历史

  • 【影碟资讯】攻顶画质规格

    李安继《少年Pi的奇幻漂流》后全新瞩目杰作,带来

  • 唱响全球 畅销世界 | TOP

    01 Michael Jackson7.5亿美国流行/RB不是每个歌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