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博 微信

Hao4K影音


Hao4K影音 首页 行业 影音产品 查看内容

极品 Burmester BC 350落地音箱试用评测分享

2021-4-21 10:16| 发布者: 玩具人| 查看: 6468| 评论: 0|原作者: 文-郭漢丞圖-蔡承融、Burmester原廠|来自: u-audio

摘要: 虽然在音响展上,曾经见识过 Burmester 大开大阖的音乐能量,不过这次来极品试听,才见识到 BC 350 的细腻,而且,即便是巨型音箱,它的「Pure」模式与「Live」模式,可以轻松在家里玩出不同的音乐气氛,让音乐更接 ...
虽然在音响展上,曾经见识过 Burmester 大开大阖的音乐能量,不过这次来极品试听,才见识到 BC 350 的细腻,而且,即便是巨型音箱,它的「Pure」模式与「Live」模式,可以轻松在家里玩出不同的音乐气氛,让音乐更接近你想象中的现场重现。
延续多年传承的设计语彙
1977 年,Dieter Burmester 从功放起家,采用重量级的金属机箱,搭配镀金或镀铬面板,创造属于 Burmester 的音响器材设计风格,1980 年的 808 前级加上模组化设计,可说是时代创新之举,一路延续至今,808 依然是经典前级,不过 Burmester 制作音箱的历史,则推迟至 1994 年,但是 Dieter 一出手,就建构了 Burmester 音箱的经典设计语彙:将低音单体移往音箱箱体侧面,正面仅有高音与中音单体,维持音箱苗条高挑的身材,而拉深的箱体则保留足够的箱体内容积,这些特徵构成了 Burmester 音箱的风格,也一路延续到 BC 350 身上。
我不禁要想起 Porsche,这么多年了,911 还是 911,甚至影响到整个 Porsche 车系的发展,构成明显的车厂家族语彙,Burmester 的音箱也是如此,箱体面板都不宽,低音单体收在侧边,到了 B100 多了侧面的格栅式箱体,新增的旗舰音箱设计元素,延伸到 BC 350,面积更大,加上身形更为庞大,整个音箱视觉上更显霸气,而且一看就知道是 Burmester 的音箱。两者都是德国公司,有着相同的理念,所以两家公司携手合作,在 Porsche 汽车上可以选配 Burmester 音响。

Signature 系列突破经典难度高
过去 B100 是 Burmester 的当家旗舰音箱,而且历久常青,依然是 Reference 系列的当家花旦,经典难以超越,所以Burmester 在规划更高端的 Signature 系列时,可说煞费苦心,也耗费了很长的时间。BC 350 的原型,其实是 2016 年的 Concept 500,可是在慕尼黑音响展上,原厂强调这是概念音箱,尚未准备好量产,隔一年他们才展出 BC 350,并预计开始接单。
我当时还期待 2017 年底可以在音响展上看到 BC 350,可是事与愿违,Burmester 说还有许多细节需要修改,硬是拖到 2018 年下半年才进入生产,台湾则是在 2019 年首度见到 BC 350 的身影,而且,台湾还是全世界最早拿到 BC 350 的国家之一,可见台湾市场在 Burmester 的地位名列前茅,代理商的积极推广功不可没。

前障板加上镜面镀铬钢板
虽然是单支重量超过 400 公斤的巨型音箱,可是 BC 350 维持着传统 Burmester 音箱造型,依然是方正箱体搭配流畅线条,箱体周围金属的圆弧打磨,做工精致,正面固定高音与中音单体的模组,采用镀铬面板,融入 Burmester 的器材设计元素,这对 Burmester 音箱来说算新设计,虽然他们家的插电器材使用大量镜面镀铬处理,可是音箱的金属材料则是雾面处理,这次在 BC 350 上面改用镜面镀铬面板,可说是专属 Signature 系列的设计语彙。
BC 350 虽巨大,但是设计却相对简洁,正面看过去,镜面镀铬面板中央是气动式高音,上下各一个中音单体,而两个低音单体藏在音箱侧面,这五个单体构成三音路,又像是将 B100 的单体尺寸放大,音箱容积加大,不过看似简单的设计变化,却花了 Burmester 超过五年的时间,这当中确实存在许多技术上的难题,必须要从基础测量重新做起。
不只是音箱尺寸变大那么简单
把音箱箱体容积放大、单体尺寸放大,很困难吗?音箱的设计有基本公式,选好单体,设置希望重现的频率响应,就可以计算出所需的音箱箱体容积,甚至分音器都可以轻松用公式计算,可是那是数学解答,真正要实作,必须面对诸多类比的难题,其中最困难的就是音箱箱体。
当我们把音箱箱体放大之后,箱体的材料会增加,共振的面积也随之增加,所以放大的音箱箱体必须处以共振的问题。Burmester 先以 Finite-Element-Method 模拟计算,这是航太领域应用多年的电脑模拟软件,找寻系统的弱点,然后针对弱点补强,当然,这还是数位的方法去模拟,可以告诉我们,如何针对音箱箱体内部做补强,可是做好的音箱箱体,未必就像电脑模拟的状态那么理想。
(图片取自Burmester原厂)
电脑模拟加上激光精密振动测量
利用 Finite-Element-Method 电脑模拟,可以在设计阶段找出音箱结构的最佳解答,可是实作出来的原型,还要进行基础测量,数位模拟的最佳状态,实作一定会有误差。所以,Burmester 与德国柏林科技大学的流体力学与技术声学部门合作,利用其大型加速感应器,测量音箱箱体内部强固性,并且以复杂的激光振动测量仪器,检视 BC 350 音箱箱体实际工作时的振动状态,依据测试结果,反复修改,可以想见,这是相当耗力费时的基本功,所以从 Concept 500 到 BC 350,一拖就是五年。
所以,BC 350 看起来简洁的音箱箱体设计,其实每一处都藏着严苛的测量结果,音箱侧面的格栅式设计,不是简单为了好看,而是藏着声学技术的补偿。你看,BC 350 的侧板面积,可能比正面还要大上两倍有余,在这么大的箱体面积,一定会有许多负面的共振,所以必须把大面积切分为小面积,然后针对一个个小面积的共振,做细部测量,然后找出补强对策,从外观来看,BC 350 漂亮简洁,可是我相信内部的各种补强樑柱,可能是密密麻麻的,每一个共振点都要照顾到。
百年老店 KPM 陶瓷低音反射孔
BC 350 采用低音反射式音箱,无可避免地会遇到反射恐气流扰动噪讯的影响,所以低音反射孔的材料必须慎选,材料本身的共振必须要很低,而且表面可以加工到非常光滑,减少气流通过时的摩擦噪讯,Burmester 想到的材料是烧结陶瓷,所以他们找上柏林百年老店 KPM(K?nigliche Porzellan-Manufaktur),请他们按照 Burmester 设计的形状,制作超大尺寸的低音反射孔。
这个异业合作,可说是 BC 350 的奢华元素之一,因为 KPM 不光是柏林百年老店,超跑 布加迪 的限量纪念车款「L'Or Blanc 2011」与「Wei Long 2012」,外观涂装同样找 KPM 合作。如果你从 BC 350 侧面的格栅通过去看,可以看到两个尺寸庞大的陶瓷低音反射孔,上面写着小小的 KPM 字样,真是低调奢华啊!
(图片取自Burmester原厂)

依然使用气动式高音单体
至于单体的选用,可能就没有音箱箱体那么困难,Burmester 多年来使用气动式高音,这种高音单体因为采用特殊的摺叠振膜,挤压空气,发声面积远大于传统半球形高音单体,所以高频能量更为丰沛,理论上优于传统半球形高音单体,可是制作困难,成本相对较高,Burmester 走高价路线,自然会选用他们认为最好的高音单体。
不过 BC 350 的气动式高音,比一般常见的气动式高音要更长,几乎多了一倍,加上 D'Appolito 设计,似乎让上下两个中音单体的距离,拉得比较远,不太符合点音源设计的理论,其实内中还有奥妙。

「Pure Mode」与「Live Mode」
这要讲到「Pure Mode」与「Live Mode」两种工作模式设置了!「Pure Mode」代表上面的中音单体不工作,只有高音与下面的中音发声,就成了标准点音源设计,可是切换到「Live Mode」,所有单体都发声,而且,BC 350 音箱顶部还藏着一个气动高音,用来营造音场高度,要在「Live Mode」模式才会工作。
(图片取自Burmester原厂)
这也是我这次来极品试听的重点!照理论来说,「Pure Mode」才是准确的点音源,而「Live Mode」增加了两个单体的动作,而且高音还摆在顶部,照理说会搞乱时间相位,可能会听起来假假的,不过,当我在极品试听了一个下午,这两个模式都好听,但是味道有些不同,而两种聆听模式的设计,增加了 BC 350 的可玩性,可以看心情自由调整,多一分乐趣。
音响展上可以见识能量澎湃的 BC 350
要听 BC 350,极品搬出来的当然是全套 Burmester,这样最是原汁原味,数位信号源是 111 与 069 CD,不过我听的都是自己带的 CD,所以只用到 069,前级是经典的 808,后级则是 909 Mono Mono 伺候,线材混搭 Siltech 与 Cardas。
极品在 2020 TAA 音响展时,首度让 BC 350 开声,当时我躬逢其盛,各种发烧片轮流登场,BC 350 压榨出庞大无伦的低频,我那时就已经印象深刻,因为 BC 350 维持立体声音箱传统设计,而不是四件式音箱,把低音独立出来,音箱容积会增加很多,要压榨出庞大低频更简单,但是 BC 350 依然是传统设计,在有限的音箱容积当中,在音响展上展现雄浑澎湃的低频,着实不简单,可是,音响展总是人来人往,环境噪音很大,虽然见识到 BC 350 的威猛,却不知 BC 350 的细腻,来极品的办公室听,才能在相对安静的环境里,体会 BC 350 的细节之美。


充当临时 DJ
不过,当我要试听的时候,刚好来了一对夫妇也想试听,那就一起听,我暂时当一下 DJ。既然在圆山见识过 BC 350 的威猛,来极品就听温柔的音乐。从许景淳的「天顶的月娘」开始听起,「阿爸的吉他」录音效果用得多,而且应该很能和大多数人的口味,DJ 放这样的大众曲目,大概不会失礼。
把 CD 放入 069 之后,我绕到 BC 350 音箱后面,确认「Pure Mode」与「Live Mode」档位,在音箱背板有一个切换开关,而且 Burmester 把尺寸做得满大的,简直就像是超跑排档桿那样,铝合金车出来的推桿把手真漂亮,推上去就是「Live Mode」,向下压则是「Pure Mode」,推动推桿的手感颇重,很有机械感,我想这是 Burmester 刻意设计的,就像机械表的表冠,每一款转起来的感觉都不太一样,细微组尼的变化,就是赏玩的乐趣所在。

「Live Mode」轻松拉开音场高度、宽度与深度
确认是「Pure Mode」后,我坐回沙发中央的位置,点选「阿爸的吉他」,用适当的音量开始听,咦?大系统怎么不操得凶一点?且慢,我还要顾着一起听的朋友啊,不要一下子就把客人吓跑。BC 350 轻松地在极品半开放办公室里开嗓,即便是大型音箱,极品事前的调整做得很好,音场定位都相当清楚,音量不用很大,音响的凝聚轻松又漂亮,尼龙弦吉他开场在右边,钢弦吉他在左边,许景淳的歌声凝聚在中央,还可以听见录音室为人声添加的 Echo 效果,录音带着些许老类比味道,毕竟这是录音室作品,用「Pure Mode」来听,应该比较准。
「Live Mode」不须拘泥皇帝位
凭猜想其实不一定准,实战最直接,「阿爸的吉他」听到间奏,停下来切换模式,换成「Live Mode」再听一次,所有的单体全都动了,尤其是上方的气动高音,果然把音场的高度与宽度拉开了。极品的聆听空间够大,可是加上了架高地板,与天花板的高度距离较近,会让音场的高度延伸受限,可是「Live Mode」多了音箱顶端的气动高音辅助,音场变得更为开阔,虽然觉得吉他与人声都稍微向后退了一些,可是换来的是更宽阔的音色。
这时候极品陈先生把我拉到后排侧边的座位,他说:「这样听就对了!」不疑有他,继续听下去,厉害,原来「Live Mode」是这样子听的,当我坐在居中最佳位置时,「Pure Mode」音场定位都相当不错,反而「Live Mode」觉得音响往后退一些,可是在后方偏一边的位置来听,还是可以听见音场的相对位置,我想,「Live Mode」靠强化音箱的扩散性,达到到处都是皇帝位的目标,于是我起身绕了一圈,耳朵紧盯着音乐,确实,「Pure Mode」的声音表现更精准,可是「Live Mode」可以让空间每一个角落都有均匀的表现,不用拘束在居中的皇帝位。
换上 Eva Cassidy 的「Live At Blues Alley」,听「Bridge Over Troubled Water」,因为是现场录音,用「Live Mode」来听,煞是对味,听完一遍,我在走到音箱背后,把拉桿切换到「Pure Mode」位置,音色没变,中高频的细节一样丰富,坐在居中位置的音响定位则更准确,可是整个现场录音的空间感却缩了一号。我想,如果是听现场演唱会录音,用「Live Mode」应该会比「Pure Mode」更好。
室内乐我偏好「Pure Mode」
又切换到「Pure Mode」了,所以我换一张考验定位的 CD,听「Piazzolla For Two」,这是长笛与古典吉他的二重奏,录音鲜活且定位清晰,我经常在音乐或音响讲座上,若是要介绍音场定位,常拿这张 CD 做示范,第一轨「Historie Du Tango - 1. Bordel 1900」是愉快的曲子,长笛会从左方开始吹奏,古典吉他在右方,而且 DG 录音处理得很细,长笛站着吹奏,位置比较高一点,吉他坐着弹奏,位置相对低一些,这样的相对位置,对 BC 350 来说,真是小菜一碟,尤其我用的是「Pure Mode」,长笛与吉他的相对位置与高度,都相当清楚。
再来切换一次「Live Mode」,其实我大概心理有谱,可是操作 BC 350 音箱背后那个沈甸甸的切换开关,手感真好,下次不晓得什么时候可以玩到了,多玩两下。回到位置坐定,再听一次,嗯,这回反倒觉得「Pure Mode」比较好,因为乐器只有两件,「Live Mode」感觉音场空了些,中频段的温暖色调逊色了些。当然,我必须强调,这一点点的差异,是两种模式的变化,不管用哪一种模式来听 BC 350,都是轻松开阔的鲜活室内乐样貌,可是真要比较,编制较小且重视精确定位的音乐,还是「Pure Mode」比较纯正。
钢琴反而是「Live Mode」比较鲜活
一起试听 BC 350 的客人还没走,我不好意思一直去切换 BC 350 音箱背后的开关,好像小孩子在玩玩具(其实我有这样的心情,能玩 BC 350 好兴奋啊!),继续维持在「Live Mode」,换上林佳静的「Melody’s Mostly Musical Day」专辑,听 Stephen Hough 写的「Musical Jewellery Box」,晶晶亮亮的钢琴音符,像珠玉般闪耀流泻,空间感好漂亮,真相是音乐珠宝盒。
咦?怎么一部钢琴独奏,却又是「Live Mode」比较好?这次我不比了,因为想通了,录音只有一部钢琴,加上「Live Mode」,把音场上方的空间感做出来,高度变漂亮的,珠圆玉润的钢琴音符颗粒,带着仿佛反复打磨过光洁亮丽,就算是琶音连续跃动,每一颗音符都亮晶晶的。
我带来比较平易近人的音乐,快要用完了,可是一起听的夫妇似乎还打算听下去,看来我这个 DJ 当得还不错,播放的音量适中,音乐的口味大概也合客人的意,还顺道比较 BC 350 的「Pure Mode」与「Live Mode」,所以我要继续扮演好 DJ 的角色。
强弱对比听见音乐家的企图心
拿出王健大提琴独奏,与萨尔兹堡室内乐团合作的「巴洛克时期大提琴协奏曲集」,这是我出门试听的压箱宝之一,巴洛克时期的大提琴协奏曲,音乐轻盈又带着华丽感,就算没听过不熟悉,也会很容易被轻松的音符吸引住。我没有再切换音箱设置,继续使用「Live Mode」,因为可以增添音场高度与宽度,听起交响乐团的场面更显宽阔。
鲍凯里尼第九号大提琴协奏曲的第一乐章,从轻盈的弦乐起手,对称的乐句与不疾不徐的速度,听来颇为悠闲,而且展现了 BC 350 处理中高频的细腻之处,光是管弦乐团弦乐与铜管的光泽,只解释了一部分,重点在王健的大提琴。乐团齐奏主题结束,换大提琴登场,王健的力道软中带硬,比起力道强劲的大提琴家,王健多了独特的细腻音色,因为独奏家的力道没有下得太猛,乐团变得更为轻盈,应和着独奏大提琴,主题收尾之时,大提琴几个收尾都拉得很轻,可是却是恰到好处,跟着乐团的表情也和大提琴独奏一起变轻了,让音乐增添一分优雅的气氛。
回头跟一起听音乐的朋友说,王健演奏大提琴擅长「轻」的手法,当我们讲动态范围,讲的是最大声与最小声的差距,一般演奏家都会尽量用力把乐器操大声,这样与小声演奏时的对比最大,可是王健却是经营最小声的弱奏,让音符在极弱的情况下,维持细而不断的气韵,一样可以拉大动态范围,可是气质完全不一样。我说:「我们再听一次,注意大提琴独奏如何弱而不断。」
音乐又真实又美
提示了聆听重点,大家专心再听一次,越是专心,越是感受得到 BC 350 的细腻之处,管弦乐团齐奏时,声部清晰,层次漂亮,弦乐群分立左右,铜管则在后方呼应,铜管的厚度很足,而且有着温润的光泽,呼应弦乐的华丽感,等王健大提琴独奏出来,因为听了第二次了,运弓转折的细微变化,感觉更为清晰,几个轻盈的转折,可以听见王健不刻意追求大音量,而重视每一个音符的力度变化,不仅要流畅,转折之时的细微声响,听得见演奏家的想法。我不禁要想,我们追求 Hi End 音响,不就是为了听见音乐家的心思吗?用 BC 350 来听王健,音乐既真又美。
听完王健拉奏的大提琴协奏曲,来试听的夫妇听到这里,准备离开了,我还以为自己选的音乐口味不对,但其实是接小孩放学的时间到了(没错,快四点了),还好,这临时 DJ 应该扮演得称职,接下来要换我拿出大考片,来总结这次试听 BC 350 的心得了。
祭出「马勒第二号交响曲:复活」
哪一张?祭出伯恩斯坦指挥纽约爱乐的「马勒第二号交响曲:复活」,直冲第五乐章的终曲。我从女中音唱着「O glaube, mien Herz, o glaube」(啊!相信吧,我的心,相信吧!)开始,将近九十分钟的交响曲,我只听最后 8 分钟,女中音之后,女高音接着唱着「O glaube: Du wardst nicht umsonst geboren!」(阿!相信吧:你的诞生并非枉然!),两次女中音与女高音独唱,合唱团用极弱的音量唱起,然后突强撑开庞大场面,唱出「 Bereite dich zu leben!」(准备迎接新生吧!)铜管与人声强化了气势到高点,再落入弱奏,在合唱团再起之前,伯恩斯坦留下了极短的空白。
极短暂的空白,我相信是伯恩斯坦刻意要求乐团的,随后扬起的弦乐与铜管,迎来女中音与女高音两个声部交织,合唱团再进来的时候,唱起「Mit Flügeln, die ich mir errungen, werd ich entschweben!」(我将乘着双翼尽情遨翔),逐渐升高音量,在「Sterben, werd' ich, um zu leben!」(我愿死去,以获得重生!),冲到最高潮,迎接「Aufersteh’n, ja aufersteh’n wirst du」(复活,是的,你将复活),同时管风琴的低频能量催了出来,庞大的低频量感带着鼓动的空气,人声与管弦乐团交织出庞大的声响,打击乐的力道也催到最高点,向上升华的合唱团人声,消逝在复活的主题当中,背后有钟琴、铜管、竖琴、铜管,反复着复活主题,在定音鼓的滚滚低频洪流中,铜管高亢地吹奏最后一个音符。
「复活」听完,我已经爱上 BC 350 这对音箱了,这是 1987 年四月的录音,1990 年大师过世,已成绝响,从录音当中回味,即便是罐头音乐,BC 350 澎湃汹涌的能量,对比乐团小声时的细腻,撑开庞大的音乐动态对比,那是马勒心中的想象,让百余人的乐团与合唱团,用最小的音量唱出对信仰的敬畏,而用庞大的声响歌咏对复活的渴望,当管风琴启动,BC 350 重现鼓动空气的样貌,与管弦乐团、合唱团人声交响,心中涌现的音乐感动,像是一道电流穿越,脑海里想象着三十多年前大师录音的场景,BC 350 让这样的想象更显具体。
可以借我讲「马勒千人交响曲」吗?
这些年我讲了很多音乐讲座,希望大家都能喜欢上古典音乐,马勒也讲了不少,可是有一首一直不敢讲,那就是第八号交响曲,因为是千人编制,听过 BC 350,我想偷偷问:可以借这对音箱来讲「马勒第八号交响曲:千人」吗?
器材规格
Burmester BC 350
形式︰3 音路 5 单体低音反射式落地音箱
单体:气动式高音 x 1、220 mm 玻璃纤维振膜中音单体 x 2、320 mm 低音单体 x 2
分频点:Pure Mode 160 Hz / 1.7 kHz、Live Mode 190 Hz / 2.1 kHz
频率响应:Pure Mode 28 Hz ~ 20 kHz(+/- 3 dB)、Live Mode 38 Hz ~ 20 kHz(+/- 3 dB)
平均阻抗:Pure Mode 3 欧姆 、Live Mode 4 欧姆
灵敏度:90 dB(2.83V / 1m)
承受功率:Pure Mode 550 瓦、Live Mode 900 瓦
尺寸:1900 × 420 × 1000 mm(H×W×D)
重量:420 kg / 支
参考售价:12,500,000 新台币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登录之后发表您得观点!

文章排行

    图文推荐

  • 【蓝光资讯】双碟版搭载三

    佐治鲁卡斯(George Lucas)在1977 年构思《星球大

  • 索尼2020最新款电视阵容曝

    索尼 2020 款电视阵容包括新型 4K OLED 和 4K/8K

  • 2021视听观点 | 磁带,不

    2021年11月27日,我抽空去了一趟广州太古汇,逛了

  • 【蓝光资讯】冰雪女王潜力

    首集《冰雪奇缘》原班人马以至一众深受大家喜爱的

  • 【蓝光资讯】经典神级角色

    好莱坞科幻片王《未来战士》(The Terminator) 系

  • 天龙110周年限量型号: DCD

    天龙成立时间远在1910年,至今是惊人的110年历史

  • 【影碟资讯】攻顶画质规格

    李安继《少年Pi的奇幻漂流》后全新瞩目杰作,带来

  • 唱响全球 畅销世界 | TOP

    01 Michael Jackson7.5亿美国流行/RB不是每个歌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