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7 A) f* q
图床加载,速度略慢。
7 |9 M# W) b9 W. V' U
原创图文,禁止转载。(ID:wangyuangogo & W.Y-H)
! K6 C5 n0 B$ E3 C: z
( Q! }, M. ]* |4 s+ D! m! [松下,又是一个信仰的品牌。信仰的潜移默化是对言论有偏向性的
6 G+ M/ b/ v2 X, v0 f5 s& o9 E所以,全文的画质篇幅,我用2台OLED 同屏感受,不在是一张又一张不同的照片,凭着记忆,凭着直觉,去评价一台心目中的王者。
. }* V* F7 W5 T
松下UB9000国行,一台意想不到的机器,意想不到的国行和中文,外观中规中矩,但是看起来总是那么香,虽然内心夹杂着信仰之声,但是客观和实践真相,是我发帖的一贯原则。我不喜欢玄学的评测。更不是玄学者。我只想说实话。
1 `- \: }* a; F- m9 }
评测参与设备:碟机X2(p+p),OLEDX2(同屏),安桥
功放。
! u/ p5 t; P9 {1 @
先锋评测:
https://www.zhaiiker.com/review/50692.html
1 d% ?! y+ P4 K
SONY评测:
https://www.chiphell.com/thread-1885649-1-1.html
6 E: n" X$ O0 z2 K: n
: b+ C9 u! r5 F6 i8 p- U7 R! X4 J5 G0 s, R$ C
4 C6 Q1 X+ l; G% s& i' m# C
# B/ R, G0 d! S* J9 V外观篇:
* n. o9 F6 P2 k- c2 z; `- ?
沉稳,并夹杂着一丝普通,扁平化的机身,并没有目前几位在位旗舰者看着壮实,但是内有乾坤,王者,在我内心,不是随随便便说的。
& H U* v% [: f w { ~( g( l# _" I
5 _3 r9 D8 Q: R1 F3 |
- d# b8 A9 d! n( S! ^
正面:
6 Q, `% v4 n9 C3 z! t* g0 g! ^( L) \5 B% ^& n" b2 O/ E) O4 ~4 E' G
# g) p k' n1 f; C' _侧面:
3 G- D! ?& _3 V' o- [ O
' k& ]1 N% p2 c( m
9 M+ ]2 Z/ P' ]- M1 j- R
尾部:
. W% M9 r6 j( ~/ _
& ]# g% a) ^5 Y) s
, \" u4 `' z" d0 h9 M插口:
1 R$ ]& M6 M7 N. ~" }# X- t' G9 a
' V* r- T) F' K$ f) t. t, ], I" K0 P9 H) C
开机:
& p& T( w# y: L% w6 x$ r
* p" z |7 a; A! [* G* f
5 P" h3 y x( |1 ]$ z! H* V结构篇
. y( l. _9 Q7 L# P2 U3 d- z包装:
2 t; n9 v6 D0 V! @7 {/ L( X
0 N1 q9 c4 I) D" r8 X
5 E1 l& m! a/ g+ E6 }$ z) l国行保修卡,以及遥控器与国版插头
7 G s, W' I: Z: n6 D, J0 ]4 k- N8 Z0 r5 O h) G
规格说明:
* t5 {: ?9 C) s' ? |2 X5 X
5 X v, p, o/ z. Y$ {
; I% S* p) T, f' Z8 b机体:
; f7 F4 X6 ?# r; B, ^面板与四周包裹面为铝制,顶盖为钢制,光驱横梁钢制,内壳钢制
. k) S3 ?! F/ ?9 a. L; h
开盖-
( j0 n* e7 N+ u$ f5 V' D' Q3 [
顶部4颗6角螺丝,尾部4颗螺丝。共计8颗,做工非常扎实可靠
1 J1 z7 k/ C. m% R
6 \; J' I/ ?8 a6 l I+ } b' B3 e0 q" A0 \, _3 K# G Q( `; z. h, ~
: q ~3 W+ U$ ^+ L6 ]
从左向右依次部分-电源板
) o0 l5 _) f2 B/ h
. K- ?( I# w! C# v& w/ o5 I/ h4 v" u1 e5 f# }: E3 z3 t6 L
倒转,电容特写
- S, o4 {0 b( R. @
# ^5 m! r% P0 V% F9 ~4 g" O
. P& C3 d- a* \; x* Q2 n+ G5 p; x
中间部分-音频板
. t; o( L2 W( t( u9 {7 v) j
4 \! j$ c8 O3 K6 K* O4 O
8 [5 I* y, g c6 Z6 A右面-视频板
# U7 ~/ m0 F; z8 `
$ }, J; a& _+ M: F( q5 D视频板侧
6 G( d( E) F: s% m5 P- q) L% V) r6 J* Q: I" j% M1 c
此处,独家,我们用官方图表达一下,我接下来要说的
! N% }- N6 F5 H" x
) V& d& f6 U- J: |$ ?8 b# F
0 S5 n8 C5 o2 q/ i4 A
! q5 c; W0 F9 C% b/ T* W如果,要看到视频主板的真面目,我们就必须拿掉光驱以及光驱横杠,才能露出主板的实际面貌。
8 b+ a/ j3 {+ w/ q2 r0 X
需要动用的螺丝大约是21-25颗。连带音频板,光驱,光驱拖杠,前面板。
' C/ b* r0 r( l9 A- `6 L第一步拿掉音频板
6 j7 q$ V) v% D/ u1 t7 K
% q# L6 w9 o1 k拆卸后:视讯板占整机面积的3/1,拆掉后,才发现供电部分也是巨物。
! D% a) F; R' H! S0 Z
4 m, Q# \+ Y+ q8 ^3 Y3 Y- B
% \. Y& f8 L- b' k$ d' a0 d视讯主板特写:
( G4 B6 k6 ^, w7 y0 h6 j, S7 p 这里的10相隔离直流稳压电路 。
- I/ k9 g! E+ r' A( t光驱机芯
, T* A$ `$ h1 J$ Y
8 @6 F1 n& a4 ?( s, Z
# y8 |6 J% l) O$ u* [) G提取码:tyo5
7 l( E1 l, b8 H f
* U+ Q$ ?, \6 O. u
. E) c# A( H* H1 R2 ^' M
画质篇-
画质对比:
2 }# `6 R' r) T4 i+ Y5 G7 w! M
画质,肉眼与拍摄可谓天差地别,我使用OLED 也是尽可能在民用层面让我感觉最好的视觉冲击,拍摄,多少有色差,曝光于快门都会改变一张照片的色饱和对比度等等等
/ m7 H2 M z' @) P9 r6 }- s9 [
具体建议还是看文字为主,作为玩家,我想说的是抛开信仰层面,直视最根本,真实比什么都重要。不能按感觉评出各种玄学特性。
" b+ I0 S4 }# ^' N x$ M
0 _: T7 _! h/ t2 i
* g2 L$ {0 r/ B# x1 C3 ^! [+ W, l& @3 ^; ~: |
准备说明:
, O! O* s' h& b) H! O
5 D+ T3 I# I! d s8 |, Y. l
我只是平民玩者,松下UB9000的对手应该是205,LX800,此次因为我没有LX800(买不起),只有LX500,见谅。
; i0 g, m5 a) ~6 T
我采用了2台65寸OLED同频拍摄作为直观的比较。
+ f% a5 F) v, s6 O& t3 K/ Z: o+ U 电视拍摄前关闭了所有芯片处理的功能,及详细的设定一致化,色差区别在与最小最小最小。虽然着一句最小,校了我很长时间,好在sony的色准有保障的
t r) g9 ]3 B2 W: W- J
' b- u/ P: ~, G$ r
: G4 g: ?) {5 [, `% M' r/ b$ f6 a! Z- k' v
+ j( r: R& r) m" G- N. h. G; [0 N5 g( N1 {4 ?8 P \
主菜单:
% ?. K- h% g6 o, _( m! c9 g/ G, r1 Q
# `( }6 C' U, E! M) y2 X
5 E0 |& ]7 C4 v6 u u. s7 E' h+ P: v0 C
4 R! ?) _* Z2 z! v* a1 j7 K; S% }( e4 `4 i7 L o" Z1 {
SDR 测试
: ^( k! t/ L1 w1 U& Y2 e
首先都是USB读取SDR的4K 演示片
8 X4 o8 Q, @' G0 C( ?
看图说话,结论:除了有细微的拍摄问题以及电视差异,在播放SDR中2台碟机均无差异。
; \9 I5 i' j/ C) \9 O W7 y% p看播放讯息识别机器。
' Z* Z+ g I" z- c0 J1 _左松下,右先锋
' \& L- R* }( w1 J4 t4 l4 p! E
* o. t" J* @& w$ n
$ l9 G, {4 |/ F" T1 P+ a
交换,左先锋右松下
c9 K/ c [/ h. R8 \ m$ o
; B& U. ]+ ^/ \! F" ~
; Y) B6 e3 E9 Q* i3 ^! U! E
( p3 `' P# M& h& |* F+ u左松下右先锋↓
7 p" |( Q1 a% h. o% T
7 B9 ?1 P' P1 e3 T3 b) |$ j, J( P/ }! V, p
) f7 Y2 N0 Q# [0 M# o. |% p
6 U6 ~6 B) _' {2 L4 l: v6 Y( T
3 t( P9 D$ e: Y+ M
8 U; ]! q" x" ] d- S
' d$ c, P0 F2 t& ^3 ?( `" D
, N' v0 k+ g/ g2 a$ E
7 f( b: _ t5 U4 ~: f {* A; t在来杜比视界
# e' M% Q# L2 O$ e/ N
, @8 @: U4 |4 P) I! X很多碟友,会觉得松下的杜比视界是最好的杜比视界,与测试片一样鸡血状态。我之前也是这么认为的,也就是因为杜比视界,让我对UB9000充满着强烈的好奇。可实践以后才发现并不是我想象中想象的那样。但是杜比视界的目的就是校正每一帧呈现给你最原始的画面,所以:
; s1 v$ C/ R2 N! u* r2 _ z
杜比视界这个是相当的奇妙,哪怕是不一样的设置,只要进入杜比视界,不同品牌,不同型号的东西,只要播放,自动修正成同一个画面,不仅仅是碟机,电视也一样,电视中的杜比视界也是大幅度锁定设置选项,。所以杜比视界要求双向支持,输出与输入都需要完美支持才可以点亮。
% Z4 A0 ]$ D8 _/ o1 a/ I
以至于在亮度,对比度,色度2台设备在2台显示设备上,几乎一模一样。也许,着就是杜比视界的初衷吧。
" `" ]5 @# k+ o' f$ D在杜比视界的画面里,包括肉眼,都感觉到画面的一致性是最高的,松下在杜比视界信号锁定了所有的调节选项。所有的。一按设置就跳出 在此模式下设置不可用等讯息。
3 o, H4 V2 w, h0 {而先锋,在杜比视界模式下依然可以调节亮度和对比度,但是不能多调,调太多会丢亮部的细节。
+ I8 G7 i( i1 O; h
; C. ]" u, Q( N/ D% r/ I1 n% R. q; b2 [6 M% s& ?
8 {/ o& T g2 V/ l, L
- A$ o. \9 W8 |) \/ E% K排除拍摄误差,电视误差,以下拍摄全部为杜比视界状态。
4 @' Y* g0 h" X; x% w5 H* u3 t6 f
3 x( @* |5 ?* p5 X- Q @/ f
) u: L h- W' y/ D& S0 F# ~) {; C& N' r, y' M8 ^7 Z: G- z$ o3 E
# U7 G* n1 ]( W8 f0 ^: f& A% P4 V
2 a2 O2 E) p0 j9 ~! j* m. w7 Z$ B
0 s$ x6 u% e$ Z2 ]7 f: E+ _
% w6 L! Y! Y2 A0 _4 W5 m% x, f
5 _; s+ k. A% ^9 `+ `
) q$ q/ J) K0 m+ k0 B# ]5 p) b
3 U1 b2 V# M2 `2 ~
1 E: G( H, F* I6 U4 f杜比视界,和电影均是先锋LX500播放源是nas原盘文件加载,松下播放的是正版UHD。(不要玄学的说正版与下载的有什么画质差别。这是玄学谢谢。)(HDMI线材,我用的是不同的线,12BIT 60hz画面是一样的。长距离用好的,HDMI稳定最重要稳定 稳定稳定。)
; T! w5 v+ ^4 {' J5 V$ _$ D J- j还有一个提醒:所谓的UHD4K盗版是BD50刻录的,在转速和每秒传输率上有着物理上的差别,所以所有市面上盗版UHD(bd50)(不针对蓝光盗版)都存在码率大幅度阉割的情况,请大家拒绝此类东西。没有买卖就没有坑爹,如果看着码率减大半的4KBD50 效果(亮度色衰与边缘粗糙)真的不如下载重编码或者1080直接来的好。顺便当时在群里说的:直播扳盘
7 c- X9 d1 J+ E* `; k9 ?' b
双子杀手正版UHD 90+mb码率,圆盘90+MB码率,盗版刻录BD50UHD 只有30+码率,只有3/1 的码率。坑爹啊
* h. A4 J+ A3 X: M l
4 n# ~1 I( O9 Z0 r& r--------------------------------------------------------------------------------------------------------------------------------------------------------------------------------------
) Z& |3 q8 W$ T; T
HDR ,王者的蔑视。(直通HDR ,非HDR pq转换,下面有部分讲解HDR转SDR的细节与弊病)
+ Z5 i- K; {1 Z+ ]8 @: T z; N
为何HDR我放在最后说,就是松下的HDR 在个别电影的某些电影,直线超越先锋。HDR 的算法太狠了。
0 I {0 b) s$ T松下的 HDR Optimiser ,他号称422-444的填色算法是独家 同时松下的tone mapping也别树一帜 hdr的再加工才是功力体现的重点
5 @7 T* {/ B2 u7 q
松下HDR设置里面有一个HDR优化,以及画质风格在选项中,有着影院,生动,古典影院,标准,等等等等 风格
4 `) N; k$ ^. o7 I; q& A* ]8 ^
在HDR 调节范围内还有 白线性,黑线性,亮度色度的调整。眼花缭乱,至现在我也没有全部搞懂所有设置对应的相关细节。
: l: n u. p- T* m% ?' b7 q4 j既然说不清,就直接放图吧。
+ K/ ?$ \9 C: s* Z6 H+ R( ^6 V
在标准和默认设置项目内,HDR的直观感受,与SDR 与杜比视界一样 2台机器并没有过多的差别。相差无几的。但是当我打开新大门的时候,(最佳HDR调节)差距是非常明显的。
$ {1 J1 V$ j+ |2 G! ^" V5 I8 n+ F如图
% P# a+ K: v! ^$ C5 ?5 N V Y/ |5 i
全部默认状态
* _/ J) C$ X% y% I- v: {' H0 s2 ~/ ^- Z) ?: T8 }
. x. [4 r {$ u+ t8 q
, r' B6 f* K9 ^- S/ f' m
}. z; b8 _9 {. L
0 }: z& \: g5 X6 B在HDR模式的屏幕拍摄中, 因我拍摄的设备的动态范围不够,此时不注重原画感,在于图片对比突出明显
4 R ]8 w/ R- B
- Z* g2 g* T" G1 u% c |3 v: ]$ v5 X. D接下来松下UB9000变身(最佳HDR模式)HDR 的自算法调节相当之多,具体参照本帖的设置介绍篇
6 D3 i7 }& x! e5 G0 V1 N
3 @+ l# o% j- `( X7 o
先来演示片:
7 }+ o' C; @* B8 Y7 J
/ A5 T1 ^0 Y9 X* [ n2 z8 [7 s; P( W$ I
: N( m4 Z6 h2 e$ N5 T) a7 _2 _在HDR 最佳模式松下的调节可谓是眼花缭乱
0 P2 z* L) G# m* s: E. c每一个细节的调整,都不会破坏原片的曝光极限。算法相当成熟
, z+ n0 T0 M5 N: e% F9 }每个调节都可以按显示级别找到最合适的那个点。
& S0 z( n; m1 ?# X. ^4 Y4 E% b
0 a2 u: V- n8 g% ?/ D9 q" {: t. L, L' D# T; Q0 V" K+ r
7 U( x5 M+ f# s2 {, O6 V7 F3 V \3 z Y1 d$ V1 ]+ G
/ e: U: p! W7 M0 x* N
& p. H# d5 D$ D4 m
/ {8 X% N7 D) P. ~* g这仅仅是调节,
9 _" z1 a' P& F. h" B' z3 k1 v当打开图像风格的时候,又一次惊讶了
4 z( V$ b/ ~7 q) A
% x+ I; z5 s+ ~% Z6 } D: F
播放时2049 HDR
1 ^' V4 U x- T* z生动模式,确实生动了不少。(全部调节没有动,经过反复换画面排除电视的内部调节。有菜单的是松下)
" j. F. p8 t) @6 p1 |4 \6 j
- l7 |# }/ z9 m9 O0 X! t
$ `# K7 g g4 z' |/ k
$ [! e; M, g6 w% V$ o5 F" Y! ]# H: ]; o) c/ p% }- |; E8 V
0 n/ y+ B+ c0 }$ M; t. R, x( o6 q
$ P, Z6 m( J* F. V& ^
, F5 q4 l& V- j2 b% G' M' L7 F; y, F/ a2 L/ I
* i1 H( [( F- H. J# f
当这个画面出现在我眼前是后,
2 f- Q3 t+ `0 c( V6 Y- r1 N: T! y) U
* v: S3 M" p/ }0 C$ t, b" @我一度以为是电视出了问题,是否是电视被打开了什么,然后果断互换电视换画面判断,
7 l) u; ?: F8 n8 X* j+ r
$ j: S Z' K' o7 C8 P/ g
模式为生动,对于2049这部全片昏暗色调的影片的优化做的恰当好处。不失真 不过爆,给予你显示设备最极限的状态。不枉叫最佳HDR模式。
! n5 F( a) S5 c" ?) W* V0 ]- H4 d! E! e0 Y8 g
顶部有菜单的是LX500
- r) h; L0 V6 x5 U+ R% P
, ]3 _, _9 k5 ~( Y$ t! l7 _先锋不优化,能调节的只有亮度和对比度色饱和,
, H3 ?& i0 m- v. o- n* o* F+ f
左先锋,右松下
% d; W) t' l+ L# y. a) k! U9 _
4 ` }' @" k( r; D" k! n- v, E简单的生动模式,不破坏色准,只限提升场景的动态范围度,并不超出显示设备的极限。
; C- Y8 w; S0 x- U F) n左松下,右先锋
( w9 i5 ~. m! M. j( o9 o) @- X1 l! d# t) y, {) c- ]# x
仔细查阅了资料 HDR模式,松下引以为豪的独特算法。识别显示器应该有的亮度,自行分析元数据对应调整,极限提升物理上的背光亮度平衡。SDR无法开启的(不是白电平,白电平一调就过爆的)
6 c1 l9 m4 \6 ~' u6 Y7 f8 s7 x& z/ r. [ k- M: j& A3 B) ]) @0 a
还有别扯什么等离子了,100NIT 松下自己都没列入内,什么等离子肉眼HDR 的真的很尴尬啊,那时过去式,。过去式。
% a' g" Y2 q# Z1 h- D9 r1 n1 T, E. M以下HDR 屏射只能凸显区别,不能凸显元数据加强的实际观影表现。拍摄会有过爆,为了使让大家区别,毕竟亮度这个东西经过拍摄可以调节曝光的。
' i$ f4 `* A( ?3 h* n* }9 |' i- y6 ]& \& s* Q' g% A8 m5 ~% K
$ m( A% N+ G: l# w0 U2 ]
' ^# X6 m- g# V! q: Q$ R
6 ^5 ~/ a9 u) | t x
7 f/ F) N6 H8 W
\, |9 |. X7 u" Z8 O7 \# w& N; v, w& _ {+ Y
画面感直线上升,肉眼的感官是冲击的,但是在明亮环境,到了OLED 的亮度峰值,,柱子的灯会稍有过爆,过爆的地方我感觉OLED 的刺眼发光到达了极限。但是画面整体看起来是相当的震撼和过瘾。
; \/ ?1 W2 ]/ M. B9 h7 _9 j+ ~( N$ h& E' P0 [4 q3 i, c
; P2 x4 S5 \8 ?9 ?/ b
4 o7 ?3 h) t6 h* ?6 c! s3 O. x$ ~/ E
+ @; M! v* t3 H
- ~% L' d+ G6 T& ], }. m! Q" i在来HDR演示片:的提升
$ i9 C6 v" h& C' c2 W提升的是物理亮度,为了排除实际感光,我拍的过爆了,实际不过爆,松下的算法真的很强悍,提升物理亮度层元数据,黑位和灰度一点没有变,记得不是单纯加白电平加白电平,白电平整体画面会变的苍白无黑位的,也不是转至的SDR2020,这些模式下是无法调节的。
! O' d4 ~! [; k* d2 F) ?- ~
2 K# y+ A4 b4 j, c, s7 {- I* J# `" Q5 ?2 X/ {5 j" Q: M3 g' _/ P
; P Q5 o/ B; _! O3 z! u" Y* J) r- j' k% I5 `! o, R F
+ {; s- h" k3 {$ p* T/ R/ {
/ ]: d* F) g( K0 M
# q0 e% a# T% R5 V' Z5 I
7 ?4 `+ @# T. q+ |" w* {1 Y1 T$ Y0 \8 q* P
9 j0 ]9 M3 V- V% @3 B
* x* K! \) ^0 N6 D' m9 |* O6 k3 q0 s# q) J/ N$ N! n
" r+ K) w% i6 B" Z& ]& U* r7 C' F
" ]) l6 R% ^3 d7 t# |0 i
% D% v" _, _0 n' ~! N
-------------------------------------------------------------------------------------------------------------------------------------------------------------------------------
! _/ L( [/ m0 T. g# |( }
HDR 转SDR ,
& W: w& d( X7 [
0 ~+ ?: y" O0 \: s) G( [9 }) U! @松下设置界面有2种,1,HDR转SDR BT709 2,HDR转SDRBT2020(HDRpq)
% J, ?2 ]& H# [7 p1 l \; d5 }" k4 x" L Q$ o
( ^% a6 I/ Z1 }" D/ X因为能支持hdr 的都不会去转至SDR,因为根本无可比性。
+ \, K! D' o9 N* _+ @再来,如果你还是BT709设备,在松下与正版碟范畴内,UHD带杜比视界碟,直接不给你播,直接不给你播,直接不给你播,机会都不给。这个叫王者的藐视。。。。。。。。
* W& N- w, p3 G1 J6 R: _% D7 {9 q# J2 d' Y! [- Q8 @/ t+ P
2 f" `( r7 D; r# N: G
* k4 P) M0 B9 g& V/ j" S" A8 \3 G A
' {1 }3 g4 H2 ?, U8 y1 M; \: C
8 q: {9 N* S5 K0 ~1 H/ o. c说明书
% O9 \- m. J0 h3 W9 u所以在HDR转SDR 范畴内更多的是转至SDRbt2020
* O6 g! H9 \# b! }. G1 T7 g6 H, ]
在任何HDR设备中,HDR 是需要片源激活的,然后设备会进入HDR 高动态模式,此时高物理亮度 物理暗度 会被激活。
那么先我们同屏的看下
0 l. y& R0 t" W" T/ ?5 [$ i' V8 p
没有进入HDR 高动态模式的 松下HDR转SDR,与先锋进入HDR模式表现的HDR影片
5 u4 C; \6 t2 |9 I- `* S肉眼的画质区别高于拍摄的区别,所以有HDR 设备的千万不要去HDR转SDR 了,因为显示设备没有被激活高动态模式。
( g( D0 O- J h+ l2 A在牛B 的碟机也拉不回来物理上的高亮度和色亮度。
, t* e/ C" D# T: W
先锋HDR 松下HDR转sdr2020 (PQ)
9 c$ t# {1 A1 S1 I: r+ ]5 h6 l! Z" T7 z' V
先锋HDR 松下HDR转sdr2020 (PQ)
: D- H" q H; g' k7 ^) ?4 @9 Y* v/ F6 q W0 w$ a+ b9 z( V: ~" ~
先锋HDR 松下HDR转sdr2020 (PQ)
6 w6 a& ~( A5 O$ [. {# ]2 M
9 w0 h; C/ h# T6 W$ K3 R" t
先锋HDR 松下HDR转sdr2020 (PQ)
. |! b5 L( x% C) }: p9 U; D
3 w1 o# s" C/ W6 J) y) S
先锋HDR 松下HDR转sdr2020 (PQ)
, Q1 C( C' @) T* d
' w7 | w9 O4 b先锋HDR 松下HDR转sdr2020 (PQ)
, U: z6 q4 S5 [
$ A; n& B# y$ P: V. d0 C. w先锋HDR 松下HDR转sdr2020 (PQ)
4 v- a/ F/ t: H8 }7 J. x, v
) j- @/ ^1 e3 ]6 ^/ ^, h* ?# a# g
, D e* X9 `0 g; ]先锋进入HDR模式,右侧没有显示HDR
, ?4 ?) u# d5 F- G$ a6 ~9 W3 R
- g! u" t6 |0 R8 x
* Z n1 p% U7 k" s% c- ?/ ]: {# FSDR单独屏射:
, X( ^7 o- z3 R# j3 u
演示片
# J. R$ k8 T/ r. R5 ^ t1 Z! C) l: c3 ?/ N4 {
$ O9 ~4 V/ `: O5 h- [* c; m1 Q1 b' Z, Z
# E Y( }$ I9 l% l4 e 蓝光BD:只拍了BD50,BD25播放的动力都没有
! P7 E b z1 L- I) r
Q5 M; z: z. |5 |" l* g+ G7 b- a' W( I
HDR 单独屏射:
8 c9 ?$ A, Y0 U
, E0 M) q) m1 h3 S9 `5 a# R) y# J& j4 j
' J) E$ f9 w- l& j- L" y
3 _' y' c* A E; ` e# ^
杜比视界单独屏射:
9 T+ p/ m5 F4 D, A
7 ~2 Q) q2 o1 [" O
8 E/ s0 E: X# n2 j4 T( ^& }
: B8 j/ W! B5 O) N i: |4 ^
4 V: p0 Y; N! D# A. {% D4 i' s
! `' x: Q9 D0 j, j0 D f; Q--------------------------------------------------------------------------------------------------------------------------------------------------------------------------------------------------------------------------------------------------
" d+ b) V5 @0 H& q' q' p. [) r4 x. O7 w
机械部分-光驱
) }0 F' t/ u# w
经过这么多画质比较,反复的使用光盘,从手感从感官而言,松下UB9000的光驱实在是配不上旗舰的身份,期间UHD读碟速度和快进选章相应,都相对于先锋而言慢。外加上机械质感相当的粗糙,出仓入仓的齿轮音也特别明显,完全感觉不到高端的手感,入盘后的咯噔声,读碟时光头移动咔哒,激光读碟的吱吱声 一个不少,不知道的以为是PC上的光驱呢。转动的时候声响可以接受。等播放开始,音响响起才会忽略掉那份低噪音。8 U) u& K: Y9 s- g$ Q: l
, x% i) ?$ {6 e5 V+ J6 ~9 J1 r8 w
国版UB9000光驱部分对于先锋而言是质的完全不如,先锋的开仓优雅,进仓优雅,不管是CD还是UHD 进仓后是绝无任何声音,稳的就像根本没放盘一样。这点我必须说下,希望改进,当然,有些东西,在我总结的时候会提级,着是有原因的。
j5 {% l( n, G8 S; \. k读盘视频录制提供: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kA_diudDY5_KXMopeyEh7Q 提取码:afzk
; `6 `/ u& g2 D: f8 k* o6 ]# O- O$ u
8 W, o. Z' ]' S4 x0 B' n
-------------------------------------------------------------------------------------------------------------------------------------
1 D* L" X: |; m$ s& l
0 \7 M8 I) E+ l: A0 e
音质篇
/ r' j$ B2 O; q 音质-是最难评测的,众人喜好不同,习惯性的用内心认知的那份独白来评价,我也一样。音质层面没有照片,也无法录音,录出来也是天差地别,虽然拍摄看画质也无法表达现实的效果,但我也是尽
2 i. L4 Q" P- |% @! z$ m
量用我能所及的行为解说。譬如同屏对比,实质的区别,多多少少可以判定。音质确不行。对于音质部分,我只能用客观言语的解说,至于信,与不信,各位自行衡量,不做解释。我能保证的是,我说的是我真实的
( l. A- V4 n- c4 B% P0 E" F观点,至于评定各位仅为参考。
6 `3 `# k8 G0 d' ]" a
既然是碟机,音质部分,我最先评定的是电影的源码音轨,在所有设定后,源码输出,由功放解码。
3 u. [, a. m& _9 ~4 w最先测试的是2018杜比视界测试碟,第3个视频,就是杜比视界杜比全景声的演示与介绍。着一部分我听过几十遍,可以说每个地方每个细节 都耳濡目染的熟悉,在松下经过多轮的播放,和切换先锋再次播放,我能
) ~ N/ N: @. i够确信的说,在环绕感,密度等层面几乎无什么差别,该有的有,改出的出声音,唯一的地方松下9000的天空声道相对于活跃一些,在声场细节渲染方面更能凸显一些细微的小声音,其他并无太大的区别。
0 y! [! q8 t/ K O: d我有港版的叶问3的BD,里面包含DTS:X音轨,也一并重新聆听,最主要的是最后咏春对决的棍棒声来判定,基本也无太多的区别。
但是在影片中,松下提供了上10种音效渲染。虽然我不喜欢用,但是需要提一下
, \0 h% O, t' X. i
8 j4 y' o1 C% k Q音频部分还没有完----------------PCM
/ _) y, m) V/ m
从我播的第一张演唱会开始,《不了情-蔡琴》。BD
, h0 s8 a+ P: T' R1 p. [ T
, Y$ k5 s1 b) G
) b. J* ^* N+ q1 J/ X9 L a( ^# G0 R/ i! U" z- r& p8 @' Y
6 R, W: j5 E: I( h6 o同样的安桥同样的HDMI线,同样的PCM
9 U: \, z f: u" }- q
/ R7 z& M' b0 a' r: d/ S, g
差距由此而来,我的描述:从未有过的甜,从未有过的包裹感一耳袭来,我不是要吹,是真的,在源码输出的无差别,并无太多不同,而进入PCM,音质让我颠倒,而着才是演唱会的盘,才是BD,还不是cd
+ k; f- Y& r; l+ ]过分吹的词汇我就不讲太多,那种润耳的声音,是明显的,俗称一耳朵区别。这个时候我才恍然,着还只是HDMI线,如果是平衡口,岂不是要上天?
1 q+ Z3 V3 G1 _" n/ B9 d" P
接下来我等不及 等不及等不及上CD了
8 g1 B% X; j: @) e: P0 \# P其实早在去年,我就一直认为LX500播CD并不在行。
* m3 u# q7 w' a8 p* F1 N$ @: i. @5 U) g7 y4 f! \: y6 X6 w0 P$ D
进入UB9000的第一张CD是汉斯季莫赐予超人的原生大碟。
- u" m J5 P$ x! }2 Y* ^/ @- y2 V: b
我的词比较穷,开声的那种包围感出现,汉斯季莫的音乐都是从轻渐重,时序渐进的感觉,声轻而不失细节,强烈的细节和冲击音不停的刺激我的耳朵,播CD 松下行,
9 w: k6 T2 w1 n) _$ e7 B/ E往后继续播了玛丽亚凯莉与老鹰乐队的CD,把我都听醉了,不夸张,凯莉的歌你们懂的,给我一种从未体验的感觉。,不能多说,在说就感觉像在吹了。
* d' k' T2 k3 z: ^* P以上是仅仅是HDMI链接,音质已经超越,LX500作为中端缺失了模拟音频板,同样没有平衡口,这里就不叙事比较。
) v, n& l% c9 P0 U# q( Y6 {6 N x: U$ W
总体发现,在源码输出的情况下,2台机器并无过多的差别,环绕包围感基于您的器材,器材提升才是根本,但是一旦以PCM介入,松下9000以超越的形式存在。不是一点点,而是一耳朵的
. T( x6 ~. n; C% @1 W5 C区别,不管是立体声的细节,左右声道的过渡,还是润耳甜美的女声,都是直线的超越。我为我的结论负责。9 M# x2 J2 t& G a1 y3 t
( O+ E0 b; `& e! `' _+ Z; \其实这些并不意外,
0 h$ R! I8 }+ R, d; E
9 W" ~ z% ^+ ^3 l& S7 O
松下UB9000内涵一颗768Khz 32位型号为AKM 4490 的 DAC 数模转换器,外加一个声道一个运放的组合,只会好不会差,这个结论是必然的,平衡口的输出,绝对是高能。
& d8 r U$ _, `
8 N1 J; x( L0 S! R-----------------------------------------------------------------------------------------------------------------------------------------------------------------------------------------------------------------
, ]/ O/ q. i5 h3 {9 K* n- X( [$ o# X4 j7 M
功能篇:
2 e3 L3 @' m' w) T
+ L! I8 |4 s) Q8 i F
" F# T0 T* f, ]$ \% M% u1。在视频可以播放碟片与USB 选择,
1 P7 A' s {* Q4 v2。盗版BD 会有静音,并且为国区,美版BD无法播放的
1 P- ]- c9 E0 x) _) ~2 t4 D( w, c
3。盗版BD50无静音无区码,因为识别的是BD的转速,最高码率不超过50MB 每秒,快进均卡顿,或者无效
4 f3 \ j4 e1 J& C* h( d而且画质低廉(偏暗丢色图像边缘粗糙)。如果选择这个方案求放弃,不仅仅没有最好的画质,还会弄伤光头,(提醒:松下光驱很脆弱。)
5 V/ ~7 f6 ], g3 o3 ^4 V& P) K4。刻录的三菱盘基的BDXL 不支持无法读取
6 p6 x( f7 \1 K$ @" R
5。USB 不可读取电影ISO,识别MKV,MP4,M2TS,TS 等常用格式,USB 前2.0 后3.0
+ M ~* z. q, q( q" r! P# v) R' I7 t
6。硬盘播放还存在些兼容性问题,这个有待建议完善,有期盼。最新的1917
, y6 R% n: I6 {& |. S I# L" c
提取原盘的M2TS文件错误播放白屏,目前播放一些其他的UHD的M2TS都很正常,可以识别HDR ATMOS文件内
字幕,不支持外挂, 外挂字幕碟片
9 J' d V+ X, w: \支持,MKV98%不能识别HDR,没有音频。MP4相对完美,测试片基本能播。
" }/ m/ `( A3 m; g, x6 X; M- c
. O- P- D- W( K5 c
网络媒体如图,目前仅支持DLAN服务读取,SMB 确认不支持。
( V/ ]' ]$ w$ V# U" s9 k8 M* @% M7 e
松下的os 做的很完整,每个设置都有中文注释,我就不在文字解说,在贴前有松下的中文说明书
; F# Q) J, ~- J5 i1 P2 m
HDR 默认是关闭的,必须手动开启。
4 t; D5 b. x4 Y2 Y- F# n8 [- p: Q8 H
! v) d: h$ y$ k5 rUB9000 分高配版和 中配版
" _2 D8 V: i/ r/ m, z! p高配版属于日版,并且在官方也告知日版的用料是最强的
$ S5 j n- L1 Y" a$ c
日版的光驱更好,有屏蔽罩,国版的什么都没有,模拟音频板也更堆料。
6 b5 A2 O1 e& S" [: c) m& C所以国版的光驱。。。。。。国版美版好像是一样的
+ c3 d e/ k) Q7 B5 D1 `
% N& c$ n( ]4 T$ u6 s
! }3 a7 B6 v3 X% H% E8 |# E. B' G
遥控器部分
9 M5 C& c7 ^7 @4 }
) G( M& r2 f o) }* Y9 e& v3 g$ e
+ n# W8 Y% d& Q: A* \. p3 X总结:
) m6 M: e J& `* O' r' w; C% ` 就算不是顶配,在优秀的做工面前,也是一台尚好的佳品。但是在朝情之下,对于媒体支持这一块,坚守着不可抗拒的阻力,兼容性非常一般,USB播放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小问题,字幕也好,音轨也好,播放M2TS的《1917》是白屏的。着始于他的可玩性,便利性大大的不如先锋oppo 等在位的越狱机型。在着一点上,估计会劝退着很多爱好者。
, N) o B& [2 W# r在我个人看来:UB9000 在默认的标准范围,经过2台机器的5天对比,在一些高亮的地方,是与先锋不同的处理,所以在这里标准层面,先锋给90分的话,UB9000我给89分8 {! S, i7 Y) W) ?8 O6 ]. y6 E
,那么先锋的90分代表的是它全部的力量,他尽力了,而UB9000的性能才是刚刚开始,进入优化HDR选项后,那种爆发就如一次完全的变身,UB9000一次丰富,以及实用的优化效能是无法用分数来衡量,& N2 B0 F- e9 O4 W- M( U
每一项的调节,对于画面的变化,都可以感觉出是技术的沉淀,不是华而不实的杂项,每一次的调节,都是一次摸索。
2 w# s1 ~, \1 M/ c. Z9 L音频方面,毋庸置疑,只要你按下播放的那一刻,就能感受到震撼,也许看起来像吹捧,但是事实如此,我本着公平的态度对待着一切。
Y- Y) U. U; N: R系统方面相应相当迅速,更多是光驱读盘拖慢了整体,系统的复杂程度也是最高的,调节甚多,好在,系统自身集成了 选项解释,每一个选项的下方都会显示出中文的注释,这个非常不多见。
* j/ E7 w# i4 c& v s所谓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光驱的脆弱使得整体的档次感下降了许多。这是直观的,而且是息息相关的,应为媒体的自由度,大部分依赖光驱,可靠性到底能否被肯定,这些都是一个疑问。
2 |, @) a4 T( Q$ B+ j) o7 i! s! |7 ]0 u
至此END,感谢大佬们的支持。对待这次的评测,我花费了最长的时间,一张简单的照片,背后隐藏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所以正确对待电影创作者们,幕后的付出比什么都珍贵。/ ?+ u& ~! f2 P; t
9 R3 W# A/ V" ~+ g5 T. g--------------------------------------------------------------------
' B+ J# I7 ]: B0 K- a
. [, |+ U% ^4 K G6 i
彩蛋:
& K# e) {5 Y9 c% ?0 y: L4 Z# d
2 K8 N4 t/ _$ E8 B \" [/ U
. {( n+ A$ F' h1 ]1 d$ t
! }/ x1 ~" R$ T
. X& ?; p* F) F& S! H( V
花絮以及未放出的图片
, C6 n U- w% ~
4 R5 n7 ^- o. W
, ?6 L0 u& \% N" l6 } D% g" y
! D3 Z+ c, h,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