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博 微信

Hao4K影音

[交流分享] SACD到底应该听什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年10月01日 13:13 6132 2 来源:高级Hi-Fi> 交流分享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

小uu 帖主

2023-10-1 13:13

小编说:近期后台又有很多烧友问多声道HIFI系统搭建(注意不是看片的AV),以及多声道SACD碟片如何获取。本文可能能找到大部分答案。
这个标题,看着有点吓人。其实我也不是SACD的拥趸,尽管曾经买过不少“二嫂SACD”,现在发现那是错误的。现在,一台顶级CD机,一套小系统,我就很满足了。

3da05bd90e99cd61b67a6c44fcdeb93b.jpg

今天,主要想分享一下我听音乐耍器材历程中的一些感想,尤其是对SACD的认知。
特别是,因为听了springson搭建的这套系统:高文阿波罗(APOLOGUE)为主音箱,Samadhi为环绕的多声道系统。


1.  SACD的多声道层是干什么用的?
我一直很想知道,SACD的多声道层到底是干什么用的。
从2002年,我在天津忘年交老烧友家里第一次见到SONY当年顶级SACD机型SCD-1开始,这个问题就始终纠缠着我,虽然不能说时刻萦绕在心里,但在某些条件下,我还是会对于这种在上个世纪90年代末期诞生,至今依然顽强生存的数字音频格式产生一些“文科生”对技术问题的求知欲来。

1ed91ae44cfcfa5071e8de02eaecf928.jpg
激发这个问题的时间点很多,比如自己拥有了LINN第一台,也是最后一台SACD专用机的时候;新买了PENTATONE、Challenge这样还有多声道层的SACD碟片的时候;若干茫然的发烧友找我讨论SACD多声道跟AV系统到底有什么区别的时候。

如果从2002年算起,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一直到等到整整20年以后的上个月底,才能真正揭晓。

容我先让时间回到2002年,那时候有点实力且热爱新玩意的发烧友,大部分会买一台SONY新出的SACD到家,从容些的是顶级SCD-1,稍微拘禁点的就弄一台SCD-777,不过有意思的是,谁也不知道用这些崭新的“大索尼”听什么碟片,各种音响纸媒宣传的是重制的DG克莱伯/维也纳爱乐版贝多芬第5/7交响曲之类的唱片。

ed958615db6377d4465ca8e6d9c4ed12.jpg
天津的老烧友是学习理工科出身的成功人士,热爱马克莱文森+丹拿的“战斗性系统”。
加上一堆硬基调的线材,最后由SCD-1“增光添彩”,无论是播放重制的SACD,还是普通CD唱片,都硬邦邦的,没有一丝一毫音乐需要的韵律感。


08d95de5e9a53de1c33ac37f1e721fa6.jpg
每次去他那里,我暗中祈祷,赶快结束播放吧,尽早开始吃饭喝酒,哪怕跟老先生一起抽抽香烟,也比听这种SACD要愉快很多,这应该就是SACD和SACD机最早给我留下的“深刻印象”吧。

ESTOERIC重制和发行SACD后,我还是被这家公司的老板对于唱片版本选择的品味吸引住了,买了一张它们重制的TELDEC录音的巴赫《安娜 玛格达琳娜 巴赫的练习册》。
之前我对于自己偶然发现的这种CD非常骄傲,至少之前没听别人推荐过,曲目选择非常唯美,演奏和演唱又深情款款,我仿佛在录音中看到了巴赫对妻子安娜 玛格达琳娜的宠爱和珍惜。

857a7a50ff8a760b579966badffcc60e.jpg
用ESOTERIC的重制版SACD的CD层和TELDEC普通CD对比以后,完全震惊了,这不是一版录音吧,声音厚实、温暖,充满了抚摸般的“触感”,这应该就是SACD牛逼的地方了!
这是我记忆很深刻的一次,认为古典音乐欣赏硬件之重要!搞得口袋里有点钱,就想升级。

买碟,买机器,出于对乐感的追求,我委托“老沈”(你还记得吗?公号老粉丝应该还记得这位出现在我们早期文章的先生)的公子从荷兰帮我背回来一台LINN的AKURATE SACD机。

d40fd64b606af1803c3b4eb03fe15906.jpg


咦?怎么机器背板上有这么一堆输出,像我的那台破DVD机一样,好多声道。于是我委托好朋友—修机界“小天王”老飘(pure,在音响BBS时代经常因为自己的懒散被别人误解和“追杀”的名人)帮我拆开这台AKURATE,在主板上把多声道音频输出做了屏蔽

49e5768768416450d0abd5eb3b5a134e.jpg 心想,赶紧屏蔽这没用的破功能,还我一个纯净的两声道立体声输出,这样听ESOTERIC的重制版声音肯定就更加纯净了!
实际上,早期的SACD机,很多都可以播多声道。比如早期Krell、Music Fidelity、Esoteric、Pioneer、SONY、NAD、Marantz、Philips、Onkyo、Denon可以输出多声道模拟信号的SACD机,当然,还有LINN!现在几乎全部停产了。

翻看了一下资料,比如早期Esoteric P01这台转盘,就可以支持多声道。


4b57335e7c02d52b3e97612ac40c441b.jpg

a97812a8f72d5d9662d577ea9d7627d1.jpg
搭配SACD多声道需要6台D01解码器(单声道)。这个是相当壮观的!


8f0eae45aae086512642476c6f836364.png
我也就同时明白了一个困惑多年的问题:为什么Esoteric的时钟,要6个输出口。


69a7d6961f03f55b75807788248b01f5.jpg

此刻,我特别有一种冲动,买一台P01,再弄6台D01,然后配合时钟,组成一套多声道音源!摆出来,就赢了。
因为,我多年以后才明白,原来SACD里有隐藏菜单,多声道SACD才是SACD真正的价值。



2. 80%以上的SACD碟片,同时带有2声道与5.1声道的信号!
有好几年的时间,我自己极力推荐的SACD碟,并且身体力行的践行推荐,的确也是因为觉得SACD的声音即使在LINN这样一向不注重指标和频宽的厂家制作的SACD机上都有不错的表现,故此买了不少重制或者新录音SACD。
重制的自不必说,基于立体声或者单声道时代的母带,做出来的高规格也就是立体声而已,但是新录音不同,昙花一现的多声道录音公司,环球、SONY、EXTON,或者是坚持下来的PENTATONE、Challenge、BIS、chandos,很多都标着“Hybrid”,但还有标记“Single”的。

dd3420fe204080f11f1e00a89e85cd01.jpg


2b049d61da35e282ff932c11c307af4d.jpg

逐渐弄明白,“Single”是只有一个SACD立体声音轨层,“Hybrid”则有着SACD立体声、多声道(5.0\5.1)和CD层。
从价格上,单层比多层贵,很多用家也表示单层碟片的声音比同样版本的多层碟片好,我又半懂不懂的查了查什么SACD光头读取波长的区别之类“多乎哉不多也”的网文,于是尽量想办法找单层SACD,反正多出来的多声道跟电影的功能也就差不多,何必多此一举的买多层了。
不过很遗憾的是,单层很少,除了日本版以外,只有以前1999年的SONY做为先驱出了几批成规模的单层SACD,别的真就是凤毛麟角。20年后,岂止“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呢。
不过,我们也可以发现DG当年的四声道录音,也有被制作成多声道的,效果也是相当惊人!

4867fc12c8f1594b9d27b0b841294638.jpg
这种经典歌剧老录音,如今也可以在我们5.1机器人系统上欣赏。那种声音效果,合唱不用费力数人头,而主角的演唱仿佛触手可及,在你面前,走来走去,恍若音乐厅前排。
Pentatone重制后的封面,是这样的。


a823ea894df45399f31afce895206805.jpg
我们依然,可以在封底,看到熟悉的多声道标记。

bf0295072df33895bc614ebed27c54b9.jpg
唱片录制于1972年,2014年进行重制!这两张唱片,springson在两声道系统测试中,经常使用。如今在多声道系统上聆听,仿佛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众所周知,springson是个喜欢钻研的人,几年前觅得一台高文早期“大桌子”,这部以OPPO蓝光机为蓝本经过极致改造的多声道高格式音源到底能干什么,是他一直在琢磨的事。


57571a012857fd6412ad433afe0a0c97.jpg

2021年我“偷渡”上海在当时的工作室与高文“大机器人”同住的那几天,除了第一次获得在苏州河边奔跑的体验,springson也带我去听了现在“大桌子”在一位发烧友家里的表现,我们喝了很好的波尔多右岸老藤。
我初次感觉到“大桌子”声音之强悍,细腻的音色,宽阔的音域,具有冲击力的爆发,加上扎扎实实的做工和高文一贯收敛的审美设计,我带过去的几张CD和SACD表现令我非常满意。不过,现在的桌子,是只能播放两声道的SACD了。
OPPO蓝光机,本身提供了多声道纯音乐的解决方案,高文在改造中没有屏蔽这个功能,倒更加强调了多声道在音乐重播上的优势,同时高文也为搭建一套多声道HI END系统提供了选择,那就是用各种不同型号的“机器人”和相关前级组成5.1音响。

38f7da5b7bf728ef02f28ba5397d5956.jpg

2022年新工作室启用后,springson在多声道音乐的重播上收获颇丰,好多次跟我说声音如何牛逼,如何真实再现了音乐厅,如果让立体声重播相形见绌,如何如何如何,然而在奇妙的画地为牢之际,别说去上海,我好多次连家门都出不去,呵呵。望梅止渴,完全凭借想象,多声道音乐到底如何,凭想象也很难做这个“白日梦”。
不过,为了配合他,我又对SACD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80%以上的SACD碟片,同时带有2声道与5.1声道的信号!不信你回去翻一翻已经收藏的SACD(Esoteric除外),大多数,包含了多声道——
多声道才是唱片录音的全貌,大多数顶级发烧友错过了,真的很可惜!
关于5.1多声道的唱片,就简单说这么多,总之,这是一个,值得烧友用心探索的领域,除了极致的音效外,更可以拓宽曲目。



3.  初探高文Samadhi作为主箱的多声道系统

2023年春节前,出京不再敏感和危险,拖着还有些偏头痛“后遗症”的身体,我终于“潜入”了上海苏州河畔的工作室,看到房间里满满当当的器材和窗外似乎毫无改变的苏州河景色,我竟然有了恍如隔世之感。

34b552a2517d42cf44ecc205daabb573.jpg

同行的还有北京好友jerry以及他两位爱乐朋友H姐和W姐,此行的目的一个是大家在春节前到上海和springson聚聚,吃点喝点,另一个就是满足H姐、W姐两位爱乐者对HIEND音响系统的探求热情。
虽然我跟两位姐姐也是初识,好在有共同的朋友jerry从中介绍,再就是都是“酒友”,大家边喝边听边聊,不久也便熟络起来。

d1e9707f00e9706d553349910ef10482.jpg

53b1def5819d4aedfa2d71426afb13ac.jpg
springson负责介绍和演示工作室里面一套又一套的系统,我选了一些唱片做音乐演示。

朋友聚会的好处,就是我不用照顾听众们的好恶,我挑出来就整曲播放,哪位想换别的碟,提要求或者自己动手都无所谓,气氛轻松愉快。
经过几套“小系统”播放,我们踱到了在最大一部分空间摆放的“机器人”多声道系统前面。

9c2d56335581b73dad70933de076fb40.jpg
春节前这套组合的音响,两只我已经熟悉的主音箱Samadhi,三只我第一次的见的中置和环绕音箱Prana,套娃一样的造型看上去特别有意思。

这些年我也好,springson也好,带多声道层的SACD买了不少,他现在把家里的碟片全搬运到工作室的架子上面,加上我这两年去上海带过去没拿走的碟,可以选择的范围很广,选了几张给大家听。

a69ad55952b85d28abf88a438f04ce19.jpg

我自己则大部分时间站在多声道的“场外”端着杯子喝酒,到了工作室,好歹有一些主人的感觉,springson精心调试的一两个位置尽量让H姐、W姐两位客人轮换着听,其次的位置也请jerry来座,我偶尔换到多声道“皇帝位”听一耳朵,不算很专心。
还有点钝化的味觉和嗅觉呼唤我更多专注品酒,两天半的时间匆匆而过,应该打道回府了,多声道音乐到底什么样,其实我还不算很有感觉,听着的确比一般立体声多点“动静”,下次再来听吧,下次什么时候来,即使没有计划,也不能是一年多那么无奈了。。。
“古大,阿波罗到了,来听多声道吧。”感觉没过多久,springson如是说。其实已是人间四月天!关于这套系统的详细细节,点击下图,去看看
49aee15f97cf460804a3ba49014bd3a5.jpg
从他去年的推文我知道,我听过的那对所谓“大机器人”其实也是小号儿的,阿波罗要大很多,虽然依然不是旗舰。

阿波罗的到来,让高文“机器人”多声道系统的主音箱升级了,这确实算是去上海的理由,就在我稍微有点犹豫这理由够不够充分之际,springson又和我说还要在周末做一场由YBA老头儿亲临的粉丝见面会,那么这下理由充分了,订票准备出发吧。
YBA老头儿的见面会,之前springson已经有专文详述,下面我要讲给大家的是见面会之前24小时之中的几个小时,我在工作室的经历。

692fea77f0b420ba2c9fc6868f1956bd.jpg

杨花柳絮漫天得一个礼拜五中午,从上海站下高铁,溜达到工作室不过大几百米的距离,springson已经在那等我多时了,先去边上他当做食堂的日料吃了定食喝了朝日扎啤,到酒店安顿了行李,我们回到工作室。
“古大,老头儿晚上才来,下午你听多声道吧,没别人,可以认真听听”,
果然,我上次没机会,也没想认真听,springson是清楚的,我转悠到一面墙之多的碟片架子边上,很多SACD都是我经手买的,如数家珍一样,很快,我选出来6张(套)唱片,开始了整整一个下午的专属自己的唱片演奏会。


4. 一次证明,古典音乐欣赏硬件之重的“音乐会”
这6张SACD,既包含了立体声(CD和SACD),也包括了多声道(SACD5.1)。立体声,我曾在很多系统有过聆听体验,但是,多声道却是第一次。一个下午听完,我想分两部分说说感想。
首先我把来同一个厂牌,同一个指挥,同一个乐团的三张碟作为一个话题,来分享一下。

4.1 从“色彩性”曲目,重新认识声场、声像、能量、以及音乐律动
《阿莱城姑娘组曲》带着能量的微动态
山田和树(Kazuki Yamada)一直是我特别喜欢的一位日本指挥家,“认识”他和他演绎的音乐,还是通过pentatone的SACD。
从担任罗曼德乐团首席客座开始,山田和树就开始为pentatone录音,我最喜欢的是他最开始的一个系列,以芭蕾舞/戏剧配乐/舞曲为主干的三张唱片,这三张SACD从2013年的法国作品开始,经过2014年发行的德系舞蹈音乐,直到2016年推出的俄罗斯芭蕾舞音乐做为终结,

abea4ea38b74b3462ff7ae2e749042a4.jpg
显然,这个录音策划主要因为瑞士罗曼德乐团从安塞美开始的舞蹈音乐传统(熟知录音史的人都知道,安塞美和他的罗曼德乐团最为人称道的录音都是芭蕾舞和色彩性的法国系作曲家作品),加上欧洲从19世纪开始对东亚的审美认知基本也还是停留在“神奈川冲浪里”这样由葛饰北斋创造的、影响过法国印象派风格的美术作品,自然策划上会遵循上世纪60年代开始的“小泽征尔传统”。

足以安慰的是,山田和树即使在日本国内当年已经是耀眼的马勒交响曲明星,他丝毫没有放弃在全世界听众面前闪耀“色彩性曲目”的好机会。

6c7aad51098fd6e551056efde722d976.jpg

首先说,《阿莱城姑娘组曲》(L’Arlésienne Suite)和《卡门组曲》是法国作曲家乔治 比才(Georges Bizet)所有作品中最被公众熟悉的,虽然说《卡门组曲》旋律上更多亲切的片段,我自己还是喜欢《阿莱城姑娘组曲》多一些。
封面是一位女舞者的这张SACD,我选择了全曲超级安宁的第一组曲第3曲“小柔扳”(III. Adagietto),这段音乐在舞台剧中是为了一对在婚礼中相遇的老年情侣所做,两位曾经相爱的迟暮老人相见,心中激荡起对年轻时情感的回忆,但回忆转瞬即逝,人生已经步入了告别的时候,纵然千般情愫也只有赋予无奈。


20401256e12fa9c4cbd296fed9fcf490.jpg
山田和树对于这段不到4分钟的音乐,保持了一种近乎于祈祷的姿态,加上弱音器的弦乐声部始终萦绕在我耳畔,声音的张力是塑造这段音乐最必须的要素。

阿波罗领衔的“机器人系统”谦恭在侧,我在某些高把位小节都已经忘记这是由一套音响重现的音乐,低音弦乐组的持续振动把空气推动起来,被推动的空气接触到我的皮肤,从0分0秒到3分58秒,空气轻轻碰撞的感觉一直没有消退。
这张感觉,是在任何立体声系统中,都没有感受过到的。这是一种带着能量的微动态。那种音乐中需要强化的人生暮年情绪,至今回荡在我的耳边。我由衷地感叹,听音乐,还是离不开好设备!


《莎乐美-七层纱》:光线在能量中变换莫测
山田和树在Pentatone第二张录音继续了舞蹈主线,德国作曲家系列,他选择的第一首乐曲就是在音乐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理查 施特劳斯歌剧《莎乐美》中的著名舞曲“七层纱”(Strauss, R: Salome:Dance of the Seven Veils)。

9c76ffe2b29b06fbceced0ff461ad3f7.jpg
“七层纱”指的是,理查 施特劳斯要求女主角的饰演者在舞蹈部分脱至全裸以展现“七层纱舞”。虽然《圣经》的记载简略,但是经过欧洲世世代代文学家的想象与补全,在理查 施特劳斯歌剧创作的19世纪末期,王尔德的莎乐美用“诱惑的舞蹈”换取继父希律王砍下施洗者约翰头颅的故事,丰满的已经拥有了全部细节和思想根源。

乐曲里显著的舞蹈节奏,被山田和树约束在了整体炙热的情感内。我感受到从未经历的巨大舞台,声音从四面八方包围过来。定音鼓偶尔的肆虐,大提琴部含蓄而有力量的铺陈,让我感受到大地的能量;木管,小提琴部的应和,变幻出丰富的色彩,仿佛感受到舞蹈者美丽的胴体,逐渐显现。。。

88c81d94880676de9769023a33efb680.png
异域风格的音调使莎乐美犹太人的身份被一次次强调,七层纱,不止于性欲的诱惑,更多的内涵,山田和树在音乐中已经给了我们追寻答案的可能。

阿波罗5.1系统,让纯粹的音符,在光线变换中复活了!让我想起了一句话,上帝说,要有光。。。

《俄罗斯之舞》:超越威尔金森黄金时代,能量也能翩翩起舞
安塞美时代,罗曼德乐团“流芳百世”的录音都是DECCA公司鼎盛时期的录音师团队所为,如果翻看唱片说明书,我们不难看见威尔金森、摩尔福特、古德欧这些我们熟悉的名字,这些名字代表了一个录音史的“黄金年代”。
立体声的出现把单声道时代满足于听音乐的人们带领导重建“音乐现场”的道路上,Pentatone与山田和树、罗曼德乐团的合作,又让立体声时代的我们可以窥见多声道音乐是如何让我们回到维多利亚音乐厅的座位上,居中坐在最佳位置,欣赏山田和树们在音乐上的畅想。

e5e65bf04bfd3f8102ce27c99165f418.jpg
Pentatone与山田和树的“舞蹈三部曲”最后一章回到了苏俄舞蹈音乐,这张名为《俄罗斯之舞》(Russian Dances)的SACD,曲目既有我们都特别熟悉的柴可夫斯基《天鹅湖组曲》,也有我们并不熟悉的格拉祖诺夫两首《音乐会圆舞曲》,肖斯塔科维奇芭蕾舞《黄金时代组曲》,斯特拉文斯基《马戏团波尔卡》。

罗曼德乐团的驻地日内瓦,是瑞士联邦法语区最重要的城市,乐团的大本营维多利亚音乐厅(Victoria Hall)始建于19世纪90年代,为了向英国彼时当政的维多利亚女王(Alexandrina Victoria)致敬而建,整体建筑和内饰都采用当年最时尚的维多利亚式“哥特复兴”风格。

39275197aa52e10ed255a9a73822c974.jpg
繁复的装饰和金碧辉煌的着色,让这座音乐厅至今还是欧洲最漂亮的音乐厅之一,这座“鞋盒式”音乐厅原本就有着优异的声学效果,安塞美和乐团为DECCA录制的那些“天碟”已经足以证明。

2006年和2014年日内瓦市政府投入高额资金对这座音乐厅进行了两次改造,分别改善了音乐家的工作环境,场内听众的观赏体验和声学结构,重新使这位“百岁老人”焕发出勃勃生机。

由于日内瓦维多利亚厅复古的“哥特式装饰”,这座音乐厅从开始就拥有着无数弧形的反射面,这些基于石膏和木质的反射面,对于交响乐团的各种乐器有着良好的吸收与反射,我们从DECCA的录音都可以领略到罗曼德声音在丰满和细节上的绝佳平衡度。

7e679941a35dd967a7019a7e22ed9f08.jpg
两次改造后的声音可以说更上层楼,这也和Pentatone从飞利浦演化出的录音风格有关,比起DECCA的清健,Pentatone的声音更像是一位保持长期有氧训练,但是从不“撸铁”的中年人,他各项指标正常,对生活热爱,享受平凡生活带来的一切幸福和痛楚。
让我们来听听这张SACD的第9首,格拉祖诺夫的第一音乐会圆舞曲(Glazunov: Concert Waltz No. 1 in D, Op. 47),这位圣彼得堡音乐学院的一代宗师,曾经选择十月革命后返回崭新的俄国,晚年又选择流亡欧洲的矛盾人物,通过这首9分多钟的音乐会圆舞曲,我们可以知道他对于柴可夫斯基、强力集团等俄罗斯音乐前辈的继承,也能听见他对自己的学生肖斯塔科维奇的巨大影响,

e3c5947d5e7437443abc28f1dc07852e.jpg
在这首圆舞曲中能窥见俄罗斯人从欧洲学习与发扬的芭蕾舞传统是多么根深蒂固的跃动在每个俄罗斯音乐家的脑海,山田和树的俄罗斯舞曲录音,Pentatone重建了维多利亚音乐厅的声学特点,和前面两张唱片一样,如此曼妙的舞曲中,你依然能感受到能量在涌动、这显然不是一个人的舞蹈,而是能量裹挟着音符的一群人的舞蹈。

我身边的5只大小各异的“机器人”各自接受着“大桌子”输送的不同信号,主音箱换做阿波罗,我认为重点并不是能够更“爆”,恰恰是这些轻盈的圆舞曲们,需要音箱的容积换取音乐厅的体积形成正确比例。

4.2 发现很多陌生,但是不应该错过的细节
之后我选的3张都是Challenge Classics的SACD,分别为舒伯特《美丽的磨坊女》(Schubert: Die schöne Müllerin, D795)、贝多芬 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Beethoven: Violin Concerto & Romances)和瓦格纳的歌剧《帕西法尔》(Wagner: Parsifal)。

《美丽的磨坊女》:两种钢琴伴奏交替,空间音色差异尽显
舒伯特的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女》是德国抒情男高音歌唱家克里斯托弗 普雷加迪安(Christoph Prégardien)与钢琴家迈克尔 盖斯(Michael Gees )合作的,这两位音乐家在Challenge Classics合作过多张舒伯特、舒曼和贝多芬艺术歌曲专辑,这张《美丽的磨坊女》除了演唱声音舒展,情感真切外。

73be0b6781d2b008bb74666823868a24.jpg
有意思的是现代钢琴之外,使用了一台1830年制作的“迪阿贝利型”强音钢琴,两架钢琴各自伴奏了一套《美丽的磨坊女》,普雷加迪安用几乎一样的艺术处理分别录制了两次。

更有意思的是,两次录音演唱风格相同,但是钢琴和录音场地都不同,但曲目顺序却选择了直接两版交错对比的排列,听完现代钢琴,下一首马上就是早期钢琴版本,一版空间大,一版空间小,一版麦克风远,一版麦克风近。
真佩服艺术家和录音师的天马行空,这简直就是给多声道音响系统的“大玩具”,空间、距离的真实性,这张《美丽的磨坊女》可以说是声音的“样板”。


《贝小协》:完美捕捉到立体声系统中,很难呈现的独奏小提琴余韵
第二张不陌生,三年前出现在《贝多芬D大小小提琴版本对比》的大连载之中,荷兰小提琴家丽萨 菲诗曼(Liza Ferschtman)与荷兰交响乐团(the netherlands symphony orchestra )、指挥家迪费恩德(jan willem de vriend)合作的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两首小提琴浪漫曲,这版录音演奏家沿用了贝多芬在世时亲自为钢琴改编版撰写的“定音鼓版华彩”,

6363af10ce5c095b0eb5229d94ba5ff3.jpg
菲诗曼的演奏亲切自然,Challenge Classics的多声道大部分是5.0,并没有超低音的输出,好在这次有阿波罗的巨大身形作保障,不但菲诗曼的小提琴“一言一行”尽在掌握,荷兰交响乐团弱奏的所有分声部细节,指挥家迪费恩德驱动下配合菲诗曼的全奏堂音满满,两首浪漫曲也演的分寸感十分恰当。

我认为,独奏小提琴的余韵是音响系统中特别难以表现的部分,两弓之间的连接能在“物理”范畴内可闻,而不是完全自己“脑补”,之前我经历过的立体声系统基本是做不到的,一般都是从运弓的“态势”判断衔接处。
如果成了协奏曲,在协奏乐团“捣乱”的情况下,细节都丢了不少,更别说“余韵”了,在多声道机器人组成的这个系统,多出来的那几只音响不仅给我了对空间的精准还原,也给我了“韵”,不可言说,但可以耳闻的“韵”。


《帕西法尔》:无以伦比的包围感氛围感,难懂的音乐不再枯燥
第三张(套),瓦格纳的歌剧《帕西法尔》消耗时间最久,非瓦格纳迷就是彻头彻尾的折磨。
梵志登(Jaap van Zweden)的瓦格纳音乐会歌剧,我曾经在现场,2017年深秋的保利剧院,邀请了一帮朋友一起听他率领港乐的瓦格纳《女武神》和布鲁克纳第八交响曲两场音乐会,梵志登对这两个作品的阐释深得我心,面对多声道的机器人,找到他的《帕西法尔》绝对就是最明智的选择。

a75da6ee297fe84f901ca68eeeafc6be.jpg
Challenge Classics的录音来自2010年一次在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的音乐会现场,这次音乐会同时被荷兰广播电台4台转播,虔诚的前奏曲响起来,这部完全神话和预言式的瓦格纳晚期歌剧大幕徐徐拉开,梵志登和克纳沛布什、库贝利克、索尔蒂、巴伦博伊姆等前辈不同,和杰基耶夫这样的同辈人也不同。
与他在北京同样克制的《女武神》一样,2010年版的现场录音也淡化了歌剧故事的戏剧性,即使第一幕第二景寺院内骑士们的合唱,这部戏里少有的“热血场景”,梵志登棒下的荷兰广播爱乐乐团(Netherlands Radio Philharmonic Orchestra),拉脱维亚国家男声合唱团(State Male Choir 'Latvija')也在努力柔化自己的声音,这版《帕西法尔》听不到任何一次“爆棚”,惊人的温暖始终伴随在身体周围,暗示着敬虔、奉献和宁静。

8b370d208a3a95a11b96503e24724761.jpg
我很难设想,在一个立体声系统,即使是真正的顶级HI END,声音的包围感如何得到,梵志登所营造的氛围我是否可以如此真切的领会到,4个小时过去了。

这真实令人震撼的一个下午,再次激发起我升级系统的欲望!


5. 一点思考
作为喜欢研究唱片的硬件发烧友,很多时候,我其实不用把唱片放入系统,也能享受那种购买,收藏,拥有的快乐。这就和钓鱼一样,你经常会为不知道钓到什么品种的鱼而惊喜。
我也会为,不同档次系统上, 鸣放同一张唱片,带来的新鲜感,而非常满足,并因此而升级功放,喇叭这些硬件。每当这时,也会把爱听的曲目重温一遍。这有点像远足旅行,遥远的地方才有风景。


daa05e2b49750d47985bf30cfffd3041.jpg

这次多声道音乐聆听,带给我的体验,是另一种维度,不是钓鱼,也不是旅行,而是发现了新大陆:我收藏多年的唱片又复活了!这正是SACD的价值所在。
虽然斗室无法放置机器人这么庞大的设施,但,再弄两对KIM,是不是也会带来同样的感受呢?另外就是,系统怎么搭建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全部回复2

强哥xu 版主 2023-10-1 14:2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强哥xu 2

2023-10-1 14:24

幸运,文中所例唱片内容我都有。不幸,全都不是实体SACD碟,只是dsd格式的数字音频文件。因之前的播放器不支持dsd iso格式,大部分还是dsf的双声道。现正努力更换dsd iso行动中,dsd dst的5.1真的很特别!尽管我的系统器材很一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穆赫兰爵F 中级发烧友 2023-10-1 18:3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穆赫兰爵F 3

2023-10-1 18:38

强哥xu 发表于 2023-10-01 14:24
幸运,文中所例唱片内容我都有。不幸,全都不是实体SACD碟,只是dsd格式的数字音频文件。因之前的播放器不支持dsd iso格式,大部分还是dsf的双声道。现正努力更换dsd iso行动中,dsd dst的5.1真的很特别!尽管我的系统器材很一般。

强哥厉害了!我也有一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列表 本版积分规则



绑定微信 + 关注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得消息通知!
:
中级发烧友
:
介绍未填写

主题

帖子

积分6200

图文推荐

Hao4K影音app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