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探讨Av和hifi。三年多前,我发过一帖,提出Av不是太适合咱们的居住环境。(城市,商品房,居住小区)当时遭受劈头盖脸的怼,经过三年多的实际体验,很多使用者,感受到了声音对邻居们的干扰所带来的不便,最近论坛里这方面的帖子也多了起来。那Av不便,可以玩hifi啊,这个基本上不扰民。经常听听音乐,对自己的身心健康也大有益处。
玩hifi,建议首选成趋势,既方便又低成本的数字音频+网络传输和串流。数字音频,想听好声,关键在於dac数模转换和模拟前置放大电路。隔壁论坛里,有玩家用LP和CD做试听比较,并发帖讨论。都在讲一些cd的高音、动态,黑胶的密度暖厚等等。却没有讲到关键的点→采样率。模拟信号是线性的,数字信号0101排列呈锯齿状,会有缺口。加大采样率和位深,如pcm384/32,dsd512,就是为了缩小数字信号的缺口,更接近模拟信号的线性。有人说:数字音频只是使用、传输方便,声音是不如模拟的。先不论当今的数字音频技术够不够得上模拟,单说又有哪一位高人,能把模拟的使用成本高,使用、传输的不方便去除,有机的稼接上数字音频在这方面的优势,让它成为一体?有人能做到吗?若能做到,应该发诺贝尔物理奖!
玩hifi,若空间不是很大,(20平米以下,听音距离3米左右。)可以英国剑桥EVO75或150一体功放+KEF R3Meta组合成简单,功能较全,声音不错且总价不贵的hifi系统。(可以上闲鱼找渠道价或二手)
对於模拟的玩意儿,奉劝还是尽量远离。模拟,无非就是黑胶和磁带。玩黑胶的成本高不说,还需有技术的支持,诸如:防震、针压、角度、碟片的清洗和平整等等等等……。随着播放的次数递增,一定会有磨损,导致黑胶的“炒豆声”。并且我在我的hifi系统上,采用完全相同的设置,只是音源一个是黑胶,一个是dsd64的数字音频文件,听感是dsd64完胜!(黑胶有“炒豆声”底噪)磁带就更别谈了。资源文件缺乏且极贵!300左右的2小时二手普通带,和7吋商业开盘带,音质最多只能和cd碟持平。这种磁带机(开盘和卡座)距今已40年左右,老胳膊老腿的,需要好好的善待它们,就似老外玩“老爷车”,为的是满足自我的情结和欲望,而不是当交通工具!磁带机也一样,不是让当音源、播放器。磁带录制?资源音频呢?母带基本上没可能,黑胶有底噪,sacd在试图自抓轨,7吋商业原版带,不仅价高,听感还不如高格式、高码率的數字文件。过多地折腾了磁带机,它们还会无预警地“罢工”。哈哈哈。我的那个开盘机,它的主要工作是充当前级,dac8dsd单端出来,进它的LINE IN,LINE OUT接312后级功放。它的频宽是25---38000hz,但日本机器的出声,始终不如欧美。之前换掉的REVOX A77的声音比它好,就是左声道有底噪,我龟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