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michaellv 于 2025-2-19 09:03 编辑
对于新人来说,目前PC最简单也是最不容易出错的HDR播放方式是用:版本1.8.3的mpc-be播放器,安装时勾选mpc video render 0.9.3
专业下载网址:https://www.videohelp.com/software/MPC-BE
然后把视频渲染器改成:MPC渲染器,再点击旁边的“属性”:
如果你有HDR显示设备,请严格按照我上图红框处进行设置,至于HDR转SDR:passthrough和windows HDR不要打开且勾选下面的Convert to SDR,然后选择适合自己的nit值,我不玩HDR转SDR,请自行调试!
好了,就是这么的简单,然后你不用去强开WIN HDR开关,也不用管啥格式的杜比视界,只要你有HDR显示设备且显卡驱动和设置没问题,全都能正常播放并显示!如果做好视频文件的格式关联,你的任意视频播放只需要双击鼠标便可!注意:mpc渲染器会自动判断HDR与SDR视频,在播放和停止时会自动切换相应的系统设置和HDMI握手,更不会出现你动一下鼠标就退出HDR的尴尬情况!
是不是非常简单,这里说明一下:mpc video render是专为mpc-be开发的渲染器,你当然也可以用potplayer来加载,但像OSD随时显示切换(ctrl+j)等功能就没了!
那么为啥我还要说较好的呢?我从两个方面来论述:
一、色度上采样 chroma upscaling算法:看上图是catmull-rom,远比七八年前古老UHD碟机芯片用的Nearest Neighbor算法要好!而晶晨芯片的算法我也测试过,肯定不如catmull-rom!
二、杜比视界最强之处在于其是动态色调映射,也就是说视频每一帧都有峰值亮度、帧平均亮度的信息传递给显示设备,从而帮助其做色调映射!举个简单的例子:假定视频某一帧的峰值亮度是2000nit,而显示器的硬件能力是只有500nit,那么动态色调映射就是针对这一帧做整体4倍的亮度滚降,因为还有帧平均亮度,实际上这个下降比例可能会小于4倍!但是如果视频的亮度几乎都在显示器的硬件能力范围内,或者说全片只有那么几帧有超高亮的像素内容,那么还需要动态色调映射吗?另外如果视频是一直都有高亮的峰值亮度,但其所占屏幕的范围始终都是极小局部和范围(通常不超过屏幕的5%),那么你真的需要降低整个画面亮度来看清这5%屏幕都没有的高光细节的动态色调映射吗?
三、目前HDR影视的制作趋势,我测量了最近下载的五部高流量的片子,大家看看其亮度图:
帧平均亮度几乎都不超过20nit,甚至还有4nit的奇葩存在!所谓的峰值亮度几乎都是出现在片头或片尾的字幕或logo上!而实际画面的加权平均峰值亮度也就是200-300nit!
唯一一部能让人(尤其是色友)眼前一“亮”的片子:
帧平均亮度24nit,反正迄今为止在非动画片里,这算是这一年内很高的帧平均亮度水平了!帧平均亮度超过20nit,通常HDR观感都不会大差,实际观片也是如此!而其实际画面的加权平均峰值亮度才多少,136nit!惊不惊喜,意不意外,你以为不暗的HDR片子实际上是因为帧平均亮度不暗的缘故哦!同类型的还有最著名的“阿凡达2”UHD制作!
那么以目前影视的HDR亮度制作趋势,你真的还需要所谓的动态色调映射吗?而PC随便一个算法都能秒碟机或盒子,是不是反而就是较好的选择了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