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博 微信

Hao4K影音


[分享讨论] 【影评】4K电影《冷战》:音乐、人物、政治相互对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年04月19日 12:00 30817 1 来源:高清影视> 分享讨论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

大虾 帖主

2019-4-19 12:00

本帖最后由 大虾 于 2019-4-19 12:02 编辑

要谈《冷战》(Cold War)之前,无可避免也得提提《修女艾达》(Ida)。两部电影同样由Paweł Pawlikowski 执导,《修女艾达》是他在英国拍了多年纪录片后,首次回到自己的出生及成长地波兰,所拍摄的一部黑白剧情片。《修女艾达》横扫了不少国际影展奖项,更夺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本来名气不算很大的Paweł Pawlikowski,忽然之间备受国际注视,而那时候,他已57 岁了。《冷战》是他继《修女艾达》后,相隔5 年的新作,故事同样以二战后的波兰为背景,影片去年入围康城影展主竞赛环节,最终得到最佳导演殊荣。
1.jpg
为什么必须先提及《修女艾达》呢?一方面《冷战》同样有关二战后波兰的面貌,另一方面两者的形式、导演手法很相似,同样为黑白摄影,画面大概是接近4:3 的比例,而且构图都十分精细、严谨。尤其《修女艾达》,角色大多时候只置于画面的下方,有大量留白,带来荒凉的感觉。《冷战》某程度上也如出一辙,不过相对「亲民」,毕竟这是个爱情故事吧,但对光源、黑白对比的重视,还是没有改变的。
是的,《冷战》顾名思义,说的就是一个爱情故事。导演Paweł Pawlikowski 以他父母的故事为蓝本,讲述一对情侣横跨15 年的感情关系,期间他们曾到过波兰、东柏林、巴黎和南斯拉夫4 个城市,有着不同的际遇。当然,剧本有很大幅度的改编,和导演父母真实的背景与经历已不太一样了。
2.jpg
《冷战》表面说的虽是爱情,但离不开政治。男主角Wiktor 是一名民族音乐学者,到处寻找原始民族的精髓,其Mazurek 合唱团更是大受欢迎,还因此认识了女主角Zula,二人旋即堕入爱河。无奈后来受到共产政权的压迫,合唱团应文化部要求到东柏林表演,要大唱符合主旋律,歌颂史太林的乐曲,Wiktor 便决心逃离,即使他知道,一走可能永远不能回头。作为一名艺术家,岂能忍受创作自由被干涉?艺术岂能成为奉承领导人的工具?
Wiktor 从东柏林走到西柏林(那时候还没有柏林围墙),再辗转到了巴黎;Zula 没有跟他一起,继续在歌舞团发展,渐渐从一名农家女孩蜕变成耀眼台柱。巴黎是座开放的城市,有Wiktor 喜爱的爵士乐,然而他的艺术生涯没有因此而一帆风顺。过份舒适的生活,对艺术创作未必是一件好事,最坏的时代,很多时候才有最好的音乐。加上连爱情都没有,乏味的流亡生活、不同的文化背景、商业社会的运作,更难孕育出触动心灵的乐章了。
3.jpg
本来这个来回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国家的戏剧脉络,加上男女主角地位上的逆转,已足够好看,但《冷战》还有一个更强的卖点,就是音乐。音乐在整部电影占很大的比重,而且十分重要。其中被政府选中的Mazurek 合唱团,与后来深受资产阶级欢迎的爵士乐,更成了一个很强烈的对比,Zula 最初演绎的波兰民歌〈Dwa Serduszka〉(Two Hearts),后来改编成爵士乐版本,填上法文歌词,味道截然不同,同时也反映着音乐与地域、政治之间的微妙关系。音乐在电影里,也是内容的一部分。至于哪个版本更动人,则由观众自己体会好了。
事实上,Paweł Pawlikowski 本来就是一名爵士琴手,他对于音乐的理解、该如何运用,显然有很深的认识,加上构图的精细,整体可说是视、听皆一流。而这些形式,又能与角色、人物关系、时代背景相互呼应、对照,正如冷战可以是角色关系,同时也是时代背景。如果不是形式上与《修女艾达》有相近之处,整体惊喜肯定更大,当然,现在也已称得上接近完美了。
4.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全部回复1

实力的房间 2

2020-5-24 19:15

非常好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列表 本版积分规则



绑定微信 + 关注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得消息通知!
:
中级发烧友
:
介绍未填写

主题

帖子

积分3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