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博 微信

Hao4K影音


[交流分享] 耳机发烧友以怎样的姿势拥抱箱子系统?(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年07月26日 12:15 5999 0 来源:高级Hi-Fi> 交流分享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

栀子花 帖主

2021-7-26 12:15

昨天springson介绍了这套耳机大烧转型后初步搭建的100万+系统。今天我来听着唱片详细说说声音吧。
1.png

和我们上上周介绍的系统相比,虽然这套没那套颜值高,也没有那套贵,更没有那套极致的声学处理——
2.png

但是有两点给我印象极其深刻——
加上线材快130万的DCS四件套音源
YBA功放驱动下的卡玛DB9S,有没有WK板加持变化很大
3.png

家访持续3个小时,唱片听了很多,一部分是LIMY的自选唱片,另外一部分是我从他大立柜里挑出来的。
4.png

下面,我先从springson没有特别提到的听音环境说起。
1.  硬调环境和按“目录学”分类的碟片
LIMY家属于硬调,很硬的那种,到处是美丽的大理石和能够远眺城景的巨幅玻璃窗,如果不玩音响,那么这就是美好的居所,反之就麻烦重重。
LIMY为了家人生活尽量少受扰动,已经遍布古典音乐相对论发烧友群体的HOFA声学模组一块也没见到,我想即使是最尊重家庭生活的星卡佩拉那里,好歹还藏了两块HOFA。
能看得出来,LIMY是一个“耍器材”和“扫唱片”同时进行的发烧友。他自己后来聊到,家里这些琳琅满目的古典音乐唱片大部分是近两年突击购买来的SACD。
5.png

他也是我见到过在家搞唱片编目的第一人:他所有的唱片侧脊都有写着编码的小圆即时贴,按照他的说法是按照作曲家或者时代、风格归类编目。
所以我这样以唱片公司归类的发烧友在他的书柜前觉得很茫然(图书编目学正经是很多文科类大学的专业,给唱片编目的发烧友见过,都是一些比我年纪大的老先生,和我同龄或年轻的人里面LIMY是第一位)。LIMY自己熟悉唱片归到哪个地方,我批选碟时候稍微费了点功夫。

最终试听的碟片如下——
6.png

LIMY是个特别热情和主动的人,初始牢牢把握音响播放的碟片顺序和节奏。还没坐稳就开始了,头两张是爵士乐,我完全不在行,要不说上海人洋气呢。我最早听本·韦伯斯特、阿姆斯特朗、菲茨杰拉德、柯川之类爵士大师的唱片,还都是在在京的上海朋友店里,
爵士我也就偶尔听听,偏向单声道录音(这个有趣吧,很多人都知道我对古典的单声道录音基本不感冒),LIMY家里的爵士录音好过了,太HIFI,所以有点听不明白。好在不久他就换了碟,要不我这北京来的土鳖得折在高层公寓的客厅里。
7.png

听音乐的同时,我也辨认了一下设备,我看到了DCS四件套SACD系统,YBA的前级和单声道后级,卡玛DB9音箱,使用的线材光伺候四件DCS就是一笔可观的数目,springson悄悄说,有80多万了。
LIMY自己更喜欢DCS滤波中那种分析力稍逊,声音温暖的浓厚声音,这可能与他家极端坚硬的内装有很大关系,因此,两块WK板我们到的时候他也觉得声音不合,还没用上。
我们家访的有个特点,尊重主人的审美,也要传播自己的声音取向,LIMY播放完自选碟片后,我播放挑选的唱片时springson苦口婆心的劝说他加上WK垫板。三个要么腰不行,要么肚子大得蹲不下去的中年人,勉强把沉重的功放挪到沉重的垫板之上。
8.png

声音的矫正作用立竿见影,即使DCS选了分析力最高的滤波输出,我们在LIMY家后半程听到的都是音乐,音乐,音乐。。。
DB9S这么小的音箱(相对空间)被激发出无限潜能,最后的马勒第二交响曲直接飞升到空中,在场的人振奋无比。告别的时候,我不禁想到,HOFA能入住这间大理石屋吗?那又会是何种场景呢。
下面是我家访当天的听感。顺便也分享一下我喜欢的几张唱片。

2. LIMY选碟试听
1)威格莫现场录音系列,以利亚四重奏2008年9月29号现场音乐会。
9.png

LIMY对于威格莫现场的重播比较挠头,尤其是这类室内乐录音,我们选了这张四重奏音乐会,曲目有舒伯特、莫扎特和门德尔松。以利亚四重奏是威格莫驻场的艺术家,以充满活力的演奏与严谨的乐谱分析著称,他们在威格莫的贝多芬四重奏全集特别引人注目。
主人应该是在相对论推荐威格莫现场录音后开始搜集这些实体碟片的,我们看到为数不多的几张,在没把WK垫板放置在YBA后级下之前,重播这张室内乐有些问题。

2)CHALLENGE唱片发行的普雷加迪恩和施泰尔合作录制的舒伯特艺术歌曲套曲《天鹅之歌》
10.png

艺术歌曲形式上很简单,一位独唱者一架钢琴,由二者共同创造深邃而多情的世界,熟悉古典音乐相对论的人应该会知道艺术歌曲是springson每次测试几乎都用的必选唱片。普雷加迪恩在CHALLENGE录制了一系列的艺术歌曲SACD,这次是和使用一台复制1827年维也纳琴的古乐键盘演奏家施泰尔合作。
我们选择了这个套曲最有名的那首《小夜曲》,即使普雷加迪恩在男高音中算得上非常柔和,主人硬调子空间对于高音区人声并不能十分友好的对待。优点就是,声像定位异常清晰,剧场的空间感也令人惊叹。

3)ESOTERIC30周年纪念盘,叶夫根尼 泽拉法恩斯演奏的贝多芬“月光”、“悲怆”奏鸣曲和肖邦叙事曲与两首谐谑曲。
11.png

这是ESO公司按照惯例逢五逢十录制发行的纪念盘,这次的录音委托给了我们特别喜欢的EXTON公司完成,我个人并不太喜欢泽拉法恩斯演奏的贝多芬,有点形式主义,但肖邦很不错。
LIMY当天为我们播放了肖邦的作品,在DCS四件套提供的若干种滤波方式中他最喜欢可以表现重击力和厚度的选项,重播的效果基本也是按照他的选项在进行,键盘几乎被砸爆,声音依然足够模拟。
呈现出DCS四件套与天价线材结合的王者风范。

4)DORIAN公司的小提琴改编曲专辑《心碎》。
12.png

这张是美国发烧唱片公司比较后期的一张名盘,演奏家是伊莉莎 李 科里恩琳,1999年的录音依然和早期的《向萨拉萨蒂致敬》那样剑拔弩张,不过这确实很能讨发烧友的喜欢,SACD效果更佳。
伊丽萨技术出色,演绎了19首颇具欣赏性的小提琴改编曲,主人为我们随机播放了两首,这张唱片的调性和他家里器材,房间十分和谐,即使后来“强制”主人把WK垫板加上,声音变化并不大,这可能也算发烧片的长处吧。

5)日本环球单层SACD,穆特演奏萨拉萨蒂、维尼亚夫斯基、拉威尔等人小提琴与乐队作品。
13.png

这张唱片想必不用我再过多介绍,无论发行当年还是今天,几乎就是发烧友家里必备,试机斗机专用,一曲“流浪者之歌”唱尽天下发烧友悲欢离合!我特别不喜欢这张被当作4D录音典范的唱片,“小母牛”穆特除了一把蛮力别无长处,早期的4D录音也有需要改进的部分。

主人拿出来这张最新重制的SACD,多少还是比以前的CD版,XRCD版或者任何乱七八糟的效果版好不少,“小母牛”的牛劲被卸掉一点。

6)CBS版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指挥卡洛斯 克莱伯。这个双CD套装现在被炒到400块左右,LP要到1000块,属于大师玩耍圆舞曲的范畴,轻松而通俗。
14.png

LIMY选择了第二张的“快速波尔卡”,维也纳爱乐声部一致性强到了每个声部就像是只有一件乐器在演奏,加上他们熟悉克莱伯的章法和玩法,这次新年音乐会成为历史上无数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录音中最被人传颂的一次。
由于乐队规模不大,配器简单,即使满屋可见的大理石和大玻璃窗,声音依然能够接受。

7)ESOTERIC版布鲁克纳第九交响曲,维也纳爱乐乐团/朱利尼指挥。
15.png

原始录音1988年在维也纳完成,选用了诺瓦克版的乐谱,ESO编号为第195张重制唱片,这张布鲁克纳九从黑胶和CD时代就是朱利尼演绎布鲁克纳的顶峰之作,主人以这张SACD结束了自主播放的序列也很恰当。
至于是播放第一乐章还是播放第三乐章,LIMY和springson各执一词,主人喜欢第一乐章开始的逐渐推进,而springson则喜欢第三乐章的决定性音响,那么好吧,于是就都听了一段。
ESO到了这个时期省略了模拟母带自己做DSD化的工作,和TOWER的环球系列一样使用“古典之声工作室”或“埃米尔柏林纳工作室”24/96数字母带转制,品质不太稳定,好在这张布鲁克纳九转的不错。大编制是这套系统的强项。

3. 我的选碟
1)PENTATONE重制系列柏辽兹《幻想交响曲》,波士顿交响乐团/小泽征尔指挥。
16.png

这张SACD是springson“随身携带、长川悬挂”的爆机唱片,每次家访似乎都要带着这张。在各类系统中播放第四乐章“断头台”和第五乐章“安息日女巫的夜宴”,这次也不例外。主人演示完了以后他立刻摸出来这张SACD要求播放。
17.png

小泽征尔和波士顿交响乐团在飞利浦录音居多,在DG的录音一直被发烧友忽视,这张录制于1973年的唱片CD时代从来没发行过高价版,我第一次听到PENTATONE重制时也被惊呆了,天碟啊!
卡玛DB9S播放这张碟真的是极其成功,尤其是YBA上了WK板以后。

2)威格莫现场录音系列,伊安 波斯特里奇在威格莫厅系列音乐会第一场,2013年9月13号录音。
18.png

我们也选了一张威格莫现场录音,波斯特里奇的声音不容易表现,相对比较瘦,比较轻的线条,对重播系统的体量感的精准还原要求很严格。威格莫厅的基本形状,空间的高度,独唱者,钢琴伴奏比例和建筑内墙间的距离,这些如果不行,那么你眼前无法再现这座以演出室内乐和声乐名满世界的小音乐厅。
加不加WK板在这张CD的重播上简直有革命性的变化。板子一垫上,音乐厅形状出来了,波斯特里奇气息足够了,钢琴家德拉克的演奏也更加精神抖擞。我们当天选了音乐会的安可,舒伯特两首《对月》。

3)室内乐我们选了一张德国MDG的柴可夫斯基第一和第二弦乐四重奏,由乌特勒支四重奏演绎。
19.png

MDG是一家录音非常出色的德国唱片公司,属于SACD阵营中艺术水准极高,录音特别稳定的一员,独家开发的2+2+2多声道录音当年也曾是多声道SACD一面旗帜,即使我们今天基本只听立体声的分层,也能感觉到这家公司录音上有多么甜美与真实。
当天我们选了柴可夫斯基第一弦乐四重奏第一乐章,来自荷兰的乌特勒支四重奏弓下的老柴婉约而不失内在的骨架和结构,四把琴定位准确,乐器的体积和边缘都似乎可以捕捉到痕迹。

4)又到了选歌剧的时候,正好看到主人井井有序的唱片柜里有尚未打开的一套ESOTERIC歌剧套装,这是ESO25周年庆典时候的纪念版,以卡拉扬+卡拉斯名义发行了一组重制的EMI录音歌剧,现在属于“理财产品”
20.png

虽然没有ESO最早那几张大烧片涨幅迅猛,因为周年纪念的特殊地位也不算便宜,没容主人反应过来我已经拆了,失去了理财性,我这先给主人道个歉……
我们从套装里选了男高音贝尔冈齐和卡拉斯合作的普契尼歌剧《托斯卡》,我从来不喜欢卡拉斯的音色,所以就选了一幕开场一直到画家卡瓦拉多西的咏叹调《奇妙的和谐》为止。
即使热情的主人一直在跟springson聊天,贝尔冈齐那宏伟的男高音响起来,任何人的聊天都会被不自觉的终止,其后就是主人忽然发现竟然还有这么一套迷人的录音,springson立刻下单收了一套中古碟。

5)ESO版马勒第二交响曲“复活”,芝加哥交响乐团/阿巴多指挥
21.png

我和springson都是马勒迷,那么家访必然要用马勒交响曲做结尾,这次亦然。从主人书柜里拿出这套今天还是没被炒起来的ESO重制版,我们那天交流原因,应该还是很多人对声乐部分有天生的畏惧,因为所谓的“听不懂”就主动放弃这些人类音乐作品王冠上的明珠。
不过也好,至少喜欢的人今天还可以按照近乎于发行的价格拿到绝版唱片。
我们从第五乐章的“复活合唱”开始一直听到终曲,板子再次显示了威力,独唱、合唱、管风琴、乐队递次展开,它们之间的关系交待的清楚准确,管风琴超低音饱满,下潜极深,别忘了主人的系统主体不过就是一对卡玛DB9而已。
我要说恍若小哑铃,可能也不过分吧?

5.马田Mingus系统与卡玛DB9S系统比较
这次沪上小住,家访两家,一个LIMY,一个是07。
他们整体系统的搭建过程都和springson有极大关系,其实不可避免带着一些可闻的“大S“风格。由于我和springson的熟悉程度,让我在这两套系统里面都听到搭档喜欢的大开大合、气吞山河之霸气框架。即使是马田Mingus Twenty这样温婉气质的喇叭,依然有可闻的德奥气质。
22.png

不过这两套系统自然也展现了两位主人的个人情趣,貌似很“佛系”很“无为而治”的07,他系统音源虽然不算突出的强大,但周边声学模块大量应用,让他的系统发出的声音仿佛音乐厅最好位置上欣赏音乐。
这也恰恰和主人自己的审美走向吻合,系统发出精致自然的声音,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轻松又毫无压力,我们一下午愉悦的聆听欣赏就是最好的证明。
LIMY的系统音源实在强大到令人震惊,强大的结果是DCS那种无所不在,“克格勃间谍”一般洞察一切的声音风格,在他系统之内很容易占据风格的主题,这既给我们带来几乎应接不暇的声音细节和音乐结构,也很容易把对声音把控能力弱的人,带入过度细节追求而忽视了音乐是时值、速度、力度、节奏、和声、复调……等等这一切综合的产物。
23.png

加上LIMY自己因为少年时期对乐器音色的熟悉和身处乐队中的特殊位置,让他对细节的要求多于对音乐连贯性的要求。
我认为WK板的加入给LIMY现有系统带来难的安定感,这种低频的稳定让DCS四件套扑面而来的声音细节小溪,都归入了音乐这条奔涌不息的大川之中。
到今天,我本次沪上之行的家访就结束了。下次有机会继续与springson一起和大家分享。
原文出处:古典音乐相对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列表 本版积分规则



绑定微信 + 关注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得消息通知!
:
发烧刚入门
:
介绍未填写

主题

帖子

积分923

Hao4K影音app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