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博 微信

Hao4K影音


[分享讨论] JVC N118评测:对比JVC N11 和OLED电视效果那个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年02月13日 02:05 16118 0 来源:投影/幕布> 分享讨论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

梁皓贻 帖主

2021-2-13 02:05


4月12日到手初评:

昨晚终于去抢到了一台N118。这不是我去年订的那台,那台至少要到八月才会到货(JVC关掉了泰国工厂,日本工厂要到7月才能建成)。这是来自另一位取消订单的客户,可能是八月之前的最后一台。因为JVC的供货紧张,我已经等烦了,上周已经决定退订N118,转向了GTZ380(冒着索尼面板老化的风险)。跟索尼dealer都已经谈好价格和安装日期了,结果昨天有个JVC dealer通知我有个客户退订了N118,所以我赶紧去捡了个漏。我知道很多人期待我的N118评测,所以我先来发个简评,说说我的初步印象和初步测试结果。我会在近期进行校准,然后进行更多测量,把这篇简评扩充成更详细的评测。
我把它放在了我的N11 旁边,从正面看毫无区别。唯一的外观区别是背部的面板。所以从外观是看不出新旧款的区别的。



做了一些初步测试,对焦和汇聚都非常好,也没有坏点或者别的面板不均匀。亮度在高亮模式下约为 3600 流明 (10% 窗口测得),出厂 6500肯 模式下大概是 2650 流明,7500肯模式下为 2900 流明(实际上这个设置更接近 6500肯)。原生对比度在 6500肯 下约为 26,000,在高亮模式下约为 35,000。 ANSI 约为 350-400的样子。总的来说,这一台是一个不错的样本。

动态画面比我的 N11 稍微好一点,可能因为用了480hz的面板(我从不使用 插帧)。

N118相比N11最大的进步来自高对比度光路,ANSI对比度几乎翻倍了,过段时间我会测试更详细的对比度-ADL曲线。反映在实际观感中,低 ADL 场景的黑色比 NX9 更干净。高 ADL 场景,嗯,即使测量的对比度数据翻倍了,但实际改进并不如在暗场景中的改进那么明显。原因可能就像我在ADL那篇帖子里说的,人眼对于高ADL区间的对比度区别远远不如对低ADL场景的对比度区别那么敏感。

Eshiftx 比 N11上的 eshift 更好。它会产生一点噪音,但可以被高激光模式的风扇噪音掩盖。


我觉得动态激光总体上过于激进,但在黑屏时能几乎达到全黑看上去很酷。我暂时不喜欢使用它。

原生色域(不使用P3 滤镜的情况下)在红色上有点不如N11,但在绿色上比 N11 稍微好一些。
过段时间我会带来更详细的评测。

[color=]4月27日更新详细评测


测试条件如下:
幕布:3.3米宽,宽高比2.4:1,相当于150寸的16:9的宽度,幕布材料为ST130G4,实测增益1.1左右。
环境:天花板以及前后左右所有墙壁全部贴满吸光黑绒,地面铺满黑色吸光地毯。
投影距离:镜头到幕布5.6米,投射比1.7,大概处于最广角和中焦之间,会比广角端损失一定亮度,但会提高一些对比度。
注:
对于校准,自动校准,对比度和亮度测量与ADL的关系,HDR怎么调,分辨率和锐度测试的原图等等有问题或需求的,可以翻看我以前的帖子。本文对于这些概念不作过多解释。
出厂预设颜色准度
JVC出厂预设的颜色算比较准。我只是在刚开机时测了一次预设的颜色准确度,然后就跑了自动校准把出厂预设的颜色管理重置了,所以没保存预设的颜色测试文件。但我可以告诉大家的是,如果你不打算跑一遍自动校准来重置机器内部颜色文件的话,那么预设的7500肯色温会更接近6500肯,预设2.4gamma会比较接近2.2 gamma,预设2.6gamma比较接近2.4gamma。别的基本不用调了。
不过话说回来,作为JVC用户,如果不用机器自带的自动校准那就是暴殄天物了。而且直接在预设的颜色上进行校准会带来很多别的坏处,比如损失过多的亮度和对比度等等。自动校准不是这篇帖子的主题,这里就不展开细说了。
亮度测试
首先我想说一下投影的“ABL”现象,也就是低ADL画面(比如10%窗口白色)会比高ADL(比如100%窗口白色)更亮。之所以给“ABL”打引号是因为投影跟电视的ABL产生原理不同。电视是因为自我保护机制会在高ADL时降低输出,而投影则是在低ADL时内部回收利用了一部分光导致低ADL时峰值亮度更高。电视的ABL都很明显,液晶电视的100%和10%窗口亮度能差一半左右,OLED则能相差好几倍。投影的ABL一般都很轻微,比如JVC上代N系列的10%窗口比100%会亮4%左右,基本可以忽略不计。但这一带NZ系列的ABL现象高了好几倍,10%窗口比100%窗口亮了15%左右,跟电视的ABL效应比当然还是很小的。鉴于绝大部分电影画面的ADL都在10%以下,其实10%窗口的测试结果跟实际观看更有关系,所以我会在下面的测试中以10%窗口的测试结果为主,但同时也会附带100%窗口的测试结果。
我会在亮度测试中列出高亮模式,也就是JVC的原始色彩,不经过任何色彩管理的测试结果,以及经过自动校准软件校准到D65后的测试结果:



可以看出高亮模式下的亮度其实超过了厂家标注值20%左右,校准后的10%窗口亮度大概也达到了标注值的90%。这个算是很不错的水平。而且我并不是使用最广角端,所以亮度会有一定损失。在同一块幕布以及同样的投射距离上,N11新灯时的校准后亮度大概在130-150 nit(38-44 FTL)之间,取决于灯泡样本偏差。N118的校准后亮度是220nit(64 FTL)。N118相比上一代N11,校准后亮度大概提升了50%。但是灯泡机的样本偏差会比较大,激光机的样本偏差会比较小。
对比度测试
同亮度测试,我也会在对比度测试中列出高亮模式的测试结果,以及经过校准到D65后的测试结果。注意,校准降低的是一切高于0的亮度,但不会降低黑位,所以校准对于亮度的损失和对于对比度的损失是成正比的。又及,10%窗口只会涉及on/off对比度,任何高于0%ADL的同屏对比度测试都有其固定窗口大小,所以不会受影响。

同时我附上N11以及我家另一台3DLP机器在同一个房间里的测试结果作为对比。



JVC在这一代N118和N98两个机型上(只是这两个,其它机型没有)应用了改进的光路,主要就是机器内部的黑化处理(原理同房间黑化处理),减少机器内部光反射带来的光污染,来达到提高同屏对比度的目的。通过测试数据来看,这个改进是非常明显的。相比N11,N118的0-2%ADL的同屏对比度仍然保持了上一代极高的水准,而2%ADL以上的同屏对比度提升了一倍。之前N11在0-5%ADL以内的同屏对比度远远领先于3DLP,10%ADL左右同屏对比度跟3DLP基本持平,20%ADL以上同屏对比度则不如3DLP。但我之前说过,20%ADL以上的同屏对比度相对来说远远不如0-5%ADL的同屏对比度重要。而现在N118的测试数据,我只能说太强大了,0-20%ADL同屏对比度全程王者级的存在。虽然3DLP在50%ADL同屏对比度,也就是ANSI对比度,仍然有一点优势,但我在以前的帖子里说过很多次的,ANSI对比度并没什么意义,这里就不再展开说了。
同时,即使在光圈全开的情况下(也就是对比度最低的情况)校准后原生对比度高达3万,但在不开启动态激光的前提下,高功率模式220nit下的黑位达到了0.0073nit,对我来说已经有些不够好了,或者说将将能够接受。开启动态激光后,动态对比度能到50万以上,黑位可以下降到0.0004nit,但同时会带来别的副作用,这一点我会在下面细说。如果愿意牺牲一些亮度的话,可以把光圈设置缩小,能进一步成倍提升原生对比度,副作用当然就是损失亮度咯。
接下来详细说一说动态激光。这一代的光源换成了激光后,虽然光圈仍然得以保留,但光圈只能用来进行手动调整大小,而不再具有动态光圈。因为激光光源的稳定性和快速响应性,动态对比度这个功能完全交给了动态激光,也就是通过实时调整激光光源亮度来达到实现动态对比度。
动态激光相比动态光圈既有一些优势,也有一些劣势。优势有三:一,激光响应速度比光圈的机械变化要快很多,二,不会有动态光圈那样的机械磨损,三,动态激光的变化范围比动态光圈要大,理论可以做到全关,也就是很多激光投影标的动态对比度无限大的原因。
但动态激光也有劣势:一,光源亮度的改变对画面中黑和白的改变是一致的,所以并不能提高帧内对比度,而动态光圈能实际有效提高帧内对比度,也就是对黑位的降低比对白色亮度的降低更多(手动缩小光圈同理)。所以动态激光能改善黑位的同时,也会让暗场景的高亮物体显得更暗(动态光圈也会这样,但比动态激光要好一些)。二,任何光源的功率变化都会引起颜色变化,包括电视的背光,投影的灯泡或者激光光源等,任何的校准都是要求在不同亮度下分别做校准的。而且改变亮度后会要求至少等待30分钟温度稳定后才能做校准。所以可想而知,动态激光这种通过瞬时改变光源功率来实现动态对比度的方式必然会引起颜色的不准。JVC这一代的自动校准会同时进行多个激光功率下的颜色较准就是为了尽量减少动态激光带来的颜色漂移,但这样做还是不可能避免激光功率不停快速变化造成的温度不稳定带来的颜色漂移。当然,大部分人都不会对这样的颜色变化敏感。
总之,动态激光有好有坏,如果想要最忠于创作者意图的画面,最好是关闭动态激光。如果想要亮场景明亮的同时还想要暗场景拥有深邃的黑位,则可以开启动态激光。JVC的动态光圈和动态激光算法做的都还算不错的,我虽然提到了上述一些缺点,但我确实能看到开启动态激光后带来的大部分暗场景媲美OLED般的黑,而且明暗场景的转换也很自然,不会有其它品牌优化的不好的那种明暗转换的突兀感。我对JVC目前固件版本的动态激光的评价只能是功过相抵,我希望看到后续的固件能持续改进动态激光算法。
校准/颜色
其实JVC的校准是最没什么可说的,去跑一遍自动校准就万事大吉了。我在上文已经说过了,不跑自动校准,直接在机器出厂预设的基础上手动校准会带来很多坏处。
这一代的自动校准跟以前的灯泡机比有所不同。以前的灯泡机的每一个校准颜色文件的应用范围是共享灯泡功率/光圈设置/滤镜组合(颜色)以及共享灯泡功率/滤镜组合(gamma)的图像模式。而这一代激光机的gamma校准不再受光源功率影响,颜色较准则是
会在任意模式下进入自动校准都会自动的校准高中低三档激光功率的颜色,因此无论gamma还是颜色校准都不再需要分别针对不同光源功率跑一遍。
下面是我跑完自动校准后的颜色测试,已经很好,远远好过手动校准,并且也没有3d Lut校准的必要了。
低功率下的709模式校准后CIE trac肯ing:

低功率下的709模式校准后RGB平衡:

低功率下的709模式校准后灰阶delta-E:

低功率下的709模式校准后EOTF:

低功率下的709模式校准后的黑位和白位附近的clipping:

高功率下的2020模式校准后CIE trac肯ing:

高功率下的2020模式校准后RGB平衡:

高功率下的2020模式校准后EOTF:

高功率下的2020模式校准后的黑位和白位附近的clipping:

17x17x17三维色彩空间检测

17x17x17三维色彩空间检测的delta-E分布图,基本都在2以下:


分辨率/锐度
下面是两幅4肯的分辨率和锐度测试图片的屏摄。建议点开大图。注意,背景的纹路是4肯像素晶格的纹理,不是幕布纹理。

'







N118可以很轻松的分辨每一格4肯级别的像素。我这台N118在锐度方面的素质比我之前两台N11要略好一点,但都属于同一个级别,些许区别应该只是样本差异。而且这些微小区别仅存在于趴在屏幕上看,或者拿着相机怼在屏幕上拍微距才有可能看出来,我不相信有人坐在正常观影位置能分辨4肯级别的像素点,现在我的系统里的分辨率/锐度的瓶颈显然不在投影而是人眼自身的分辨能力,所以我也不太在意。注意,开启8肯抖动后将看不见晶格。
再来说说8肯抖动。上一代N11虽说也是8肯抖动,但实际并不支持8肯输入,而且也仅仅是4肯抖一抖,所以并不能真正达到8肯输出。总之就是没什么卵用的8肯抖动。而这一代的8肯抖动是真正的4向抖动(仅限于N118和N98),也就是支持8肯点对点输出,并且也支持8肯60P的信号输入,所以可以称得上是真正的8肯显示。
但我手头并没有除了电脑以外的支持8肯输出的设备,并且8肯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所以我也就懒得把电脑搬过去测试8肯功能了。但是开启8肯抖动在一代机型上还是有意义的。主要的好处是所有升频和锐化处理都是在8肯精度上进行的(仅限于N118和N98),这样能显著降低升频和锐化处理带来的负面效果。
HDR动态映射
因为我并不使用JVC内置的动态映射,所以我没有花多少时间去测试这一代的动态映射是否有进步。据官方说法,这一代的动态映射算法并没有改变,唯一的改变是把theater opti咪zer模式下的高中低三档变成了-2,-1,0,1,2,自动这六档。
移动画面
移动画面的流畅感看上去比上一代是有进步的,但我很难给出一个具体的数字。进步的主要原因是新一代的抖动是4向抖动(仅限于N118和N98),所以面板刷新率快了一倍。还有,我的所有结论都基于关闭一切插帧功能的,我是从不使用插帧的。
画面延迟测试
我没有去测试具体每一个模式下的延迟,所以我引用一下Ricdeau网友的测试(https://www.avsforum.com/threads/official-jvc-rs4100-nz9-jvc-rs3100-nz8-jvc-rs2100-nz7-owners-thread.3226551/post-61334572)如下。低延迟模式下60P输入最低是30ms延迟。他没有测120P输入,根据别的测试结果好像是20ms出头。
1080p60 - low latency enabled 29.4ms
1080p60 - low latency enabled, e-shift enabled 31.7ms
1080p60 - everything disabled 156.2ms
1080p60 - low latency disabled, e-shift enabled 85.4ms
1080p60 - low latency disabled, dyna咪c dim咪ng M1 enabled 156.7ms
1080p60 - low latency disabled, dyna咪c dim咪ng M2 enabled 156.8ms
1080p60 - low latency disabled, dyna咪c dim咪ng enabled, e-shift enabled 85.8ms
1080p60 - low latency disabled, CMD low enabled 148ms
1080p60 - low latency disabled, CMD high enabled 147.9ms
1080p60 - low latency disabled, CMD enabled, e-shift enabled 139.7ms
1080p60 - low latency disabled, dyna咪c dim咪ng enabled, CMD enabled 148.4ms
1080p60 - low latency disabled, dyna咪c dim咪ng enabled, CMD enabled, e-shift enabled 140.2ms
2160p60 - low latency enabled 37.8ms
2160p60 - low latency enabled, e-shift enabled 30ms
2160p60 - everything disabled 156.5ms
2160p60 - low latency disabled, e-shift enabled 85.4ms
2160p60 - low latency disabled, dyna咪c dim咪ng M1 enabled 156.4ms
2160p60 - low latency disabled, dyna咪c dim咪ng M2 enabled 156.6ms
2160p60 - low latency disabled, dyna咪c dim咪ng enabled, e-shift enabled 85.9ms
2160p60 - low latency disabled, CMD low enabled 148.2ms
2160p60 - low latency disabled, CMD high enabled 148.1ms
2160p60 - low latency disabled, CMD enabled, e-shift enabled 148.2ms
2160p60 - low latency disabled, dyna咪c dim咪ng enabled, CMD enabled 148.5ms
2160p60 - low latency disabled, dyna咪c dim咪ng enabled, CMD enabled, e-shift enabled 148.5ms


HDMI握手时间

JVC祖传握手时间长的毛病在这一代大幅改善了,每一次切换信号源的时间大概在2-3秒左右,跟一般的电视机差不多了。其实上一代N系列就已经比更早的JVC机型快很多了,但我是从上一代机型才开始玩投影的,所以我也不太清楚更老的JVC到底慢到什么程度。
价格/竞争力
这一代价格确实比上一代涨了很多,而且JVC在美国开始实行单边定价政策,也就是说不再允许经销商给任何折扣,查到之后会吊销经销商执照,并且没有保修。而以前的JVC普遍是有可观折扣的。所以实际售价比上一代涨的就更多了。比如我这台N118实际到手价格是N11刚上市时实际到手价格的两倍。尽管购机成本高了这么多,但JVC新一代机型目前仍然一机难求,很多人排队都排了大半年了,从商家的角度说,既然不愁卖,为什么要降价?
我想造成这个现象的主要原因还是对手真的不给力。举个简单的例子,索尼目前除了GTZ380和VW5000以外的旗舰是VW1025,国内叫VW898,这机器在美国卖4万美元。这机器跟近期调价后卖1万1的JVC入门机型NZ7(国内N80)相比,两者亮度相同,898镜头好一点,其它方面N80全面领先898,比如对比度和黑位明显强于898,多了HDR动态映射,HDMI2.1以及支持4肯120P和8肯60,手动光圈设置,自动校准等等,然而898反过来要卖N80的四倍价格,这就有点侮辱消费者智商了。作为从小到大的索尼粉丝,我是愿意花钱买信仰的,比如索尼电视比三星LG贵个10-20%我完全愿意买单。但像索尼投影这样完全落后于对手,还要卖对手好几倍的价格,我是真的下不了这个手,除非是没有竞争对手的产品,比如我曾经买过的VW5000和这次差点买了的GTZ380。当然,索尼新的缩小版4肯机型也要出了,价格会有下降,芯片和镜头缩水了,貌似要搞错位竞争。只不过不知道之前花高价买了898,878,798之类的机型的用户会怎么想。
更新:索尼新机型已经出了,入门机型的售价还是可以的,7000机型在欧洲和中国的售价也算合理。但是7000机型在美国售价一如既往的延续了索尼的脑残,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但这对我或者其他已经购买了索尼上代机型或者JVC机型的美国用户来说其实是好事情,机器更保值了,哈哈。
以下是我的主观评论部分:
目前为止我总共用了50个小时左右,其中可能有一大半是用来测试,校准,调整机器的。看片时间估计有20小时左右。看了一些以前熟悉的电影片段,也看了一些新的电影。简单介绍一下前端设备:信号源主要是松下和OPPO影碟机播放正版光盘,以及Apple TV播放itunes movie,disney plus,netflix,apple tv plus等流媒体内容。所有内容均为正版,且均为我能取得的最高画质版本的内容。所有播放器材都是原厂状态,我对磨改是不感兴趣,也不信那一套的。电源线都是原厂线,HDMI线材什么的也都是能保证稳定连接传输的达标线材,我对发烧线材的态度也是不信那一套。HDR动态映射主要是用Lumagen Pro。
首先,N118相比N11最令我满意也是我最大购买动力的进步就是高对比度光路。不只是体现在数据中的翻倍的同屏对比度,实际观看中能看到暗场景的黑色部分真的减少了很多甚至基本消除了来自明亮物体的反光,所以暗场景的黑色更加纯净。因为JVC面板很高的原生对比度,在暗场景的明亮物体的反光带来的光污染在大面积极深的黑位里就会显得很明显,反而原生对比度比较低的投影即使有同样的光污染也不会容易察觉或者完全被一片灰的黑位所掩盖。想象一下分区控光的VA屏液晶电视和IPS液晶电视的区别,对比度比较低的IPS电视反而看不出暗场景里bloo咪ng的问题,因为到处都是一片灰。N118相比N11来说原生对比度没有提升,但大大减少了反光,相当于同一台电视的分区控光更有效了,从而更好地抑制了光污染。亮场景的变化也有,但不如暗场景那么明显。我以前也说过人眼对亮场景的同屏对比度的敏感度相对来说没那么高。而且由于N118相比N11亮度也有50%的提升,给了HDR tone mapping更多的亮度余量,再结合确实翻倍了的同屏对比度,所以亮场景也是有肉眼可见的改善的。我认为JVC在这一代迈出了很正确的一步,保持原生对比度优势地位的同时,全面提高同屏对比度。
但是,如果你的房间没有做到或者接近像我的影音室这样完全被吸光物体贴满,那么这种高对比度光路对你来说就没有用了。还是强调一遍,先升级房间再升级器材!
亮度的提升当然也是很好的,这样在我的3.3米宽的1.1增益的幕布上达到了220nit的亮度。就像我上面说的,这样可以给HDR带来更多的亮度余量。更亮当然更好,但是需要更高的对比度来支撑。对于很多用1千左右对比度的机器加高增益幕布搞到200多nit的玩家来说,我真的不知道那样的黑位怎么能接受,只能说人跟人的口味真的差的太远了。
虽然测出来的颜色比上一代红色稍微差了一点,绿色稍微好了一点,但实际观看起来没有明显差别。当然如果是三色激光就更好了,考虑到目前电影绝大部分内容仍然是在P3范围内,就算不是三色激光实际也并没有损失什么(我家是另外有一台三色激光机的,所以我知道哪些内容能用到三色激光的好处)。配合自动校准一步到位的搞定色彩,以及极高的全段对比度,N118的画面在大部分场景里是很接近OLED的。我在本贴27楼贴出了我对N118对比OLED的观感区别的主观打分,感兴趣的可以去看看。
很多人说LCOS不够锐,但我并没有这种感觉。比如从我这台N118的QBF测试图里能看出来,对焦,分辨率,汇聚等等都很好,4肯级别的像素晶格也清晰可辨。这样的细节分辨能力已经超过了我坐在观影位置上的肉眼分辨能力。注意,我家是同时有多台DLP投影的,我知道DLP和LCOS看上去是有一些区别,DLP看上去更有数码感,可能会让人觉得锐(人家名字第一个字确实就是数码)。有人说LCOS看上去更有传统胶片感,或许是像素填充率的区别?当然,完全不排除低端一些的机器可能锐度确实不如我这台N118好,或者不同机器之间也会有一些样本差异,以及校准和环境的差异等等。
总体来说,N118相比N11的进步是比较全面的,不仅仅是我上面说的亮度,对比度,动态画面流畅性的提升,以及也有很多功能性的提升,比如握手时间更快,激光的开关机更快以及不那么怕损耗,还有HDMI2.1,和完整的8肯输入和输出等等,都会让用户体验更好。但你要问N118相对N11是不是有什么飞跃性的进步,那倒确实也没有。归根结底,上一代N11已经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准,已经有了极佳的对比度,很不错的颜色,锐度和细节分辨能力,良好的亮度,以及HDR动态映射等等。在N11这样的基础上,N118还是做到了多方面的提升,并且基本都提升在了关键的方面,算是全面的成长。
如果两三年后我还玩投影的话,我理想中的下一代机型是:广角端光圈全开时的原生对比度能有5万以上,动态对比度1百万以上,5000-10000流明,三色激光,这样貌似就是一个小型Eclipse了,我是不是有点太贪心了。
N118相比N11的进步
新的高对比度光路带来的同屏对比度翻倍的提升,这一点需要很好的吸光环境来支持。
亮度提升50%,并且噪音仍然保持在很好的水平。
暗场景的黑色更加干净,亮场景也会更有层次感(更多的亮度余量+翻倍的对比度)。
移动画面流畅感有进步。
动态激光带来的更深的暗场景的黑位,以及反应更迅速的动态对比度系统。
HDMI2.1带来的4肯120P以及8肯60P输入。
四项抖动支持8肯点对点输出。
具有8K输入+8K输出,所以这是一台真正意义上的8肯投影。
握手时间大幅降低。
激光光源相比灯泡更稳定耐用。
HDR动态映射theater opti咪zer调节更细致并且加入自动模式,对于没有madVR Envy或者Lumagen Pro的人来说还是有用的。
支持HDR10+。

我不喜欢的

没有一次性给到三色激光,单色激光光源对画质没有提升。
P3滤镜对亮度的降低高于上一代灯泡机。
广角端+光圈开到最大的情况下,也就是亮度最高,对比度最低的情况下,原生对比度跟上一代差不多水准,这样的对比度下,200nit亮度左右差不多是我能接受的极限。更亮的画面就需要更高的对比度了。这一点我在用N11双投的时候也说到过,那时我也认为即使以N11的对比度,200nit算是我能接受的极限了。
动态激光算法仍需进步。
HDR动态映射算法仍需进步。
屏摄:
我说过很多次屏摄的局限性,而且这东西众口难调,有人就喜欢亮的艳的,而我拍屏摄肯定会尽量追求还原实际画面(相机校准白平衡,faithful拍摄模式,把反差调到最低等等)。不管怎么样,我知道相对测试数据和文字,吃瓜群众还是更喜欢看屏摄,所以我还是拍了一些屏摄。并且为了增加屏摄的可参考价值,我把一台65寸的Oled搬到了幕布前,同场屏摄对比。注意,(1)为了拍摄找片方便,我拍屏摄的视频源大部分用的是iTunes里的在线电影。(2)我的投影接了Lumagen来进行动态映射,所以在一些HDR场景里投影的画面看上去会跟电视有一些不同,那主要是因为动态映射带来的。(3)电视是一年多以前校准的,现在已经有了肉眼可分辨的向蓝色/紫色的偏移。投影是刚校准过的,所以两者会有一些颜色差异。如有差异,投影是颜色更准那个。Enjoy!建议点开大图。


























































































































文章转自199,原文作者:leonlian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列表 本版积分规则



绑定微信 + 关注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得消息通知!
:
中级发烧友
:
介绍未填写

主题

帖子

积分1828